武汉大学宏观质量管理研修班(第137期·江苏15期)学员代表感言
发布时间:2014-06-16     字号: [小] [中] [大]
    常州质监局吴波代表学员感言:
    在此,我要先感谢 给我们安排的这次务实丰富的培训,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也通过一周的学习,也让我有所感悟和体会。
    首先,开拓了视野,启迪了思路。第一天步入武大校园,“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武大校训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课堂上,老师们从宏观质量理论研究、大数据和案例分析、中外质量文化对比等多方面对我们进行了培训和讲解,更让我深有感触,收获颇丰,有了很多的认识和思索,老师传授的知识,既对质监工作实践具有身份重要的指导意义,更增强了本人对质量工作的信心和自豪感,通过培训,使我学会了用更加全面的思维和科学的方法来看待自己的工作和学习,解开了一些工作中碰到的疑惑和不解,作为质监工作人员,如果仅仅看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和思考问题,就会让自己走进死胡同,工作越干越多,事情越做越累,成效还不明显,坐井观天,永远无法看到外面世界的精彩,只有跳出井口,才能看到外面更加广阔的天空。我们要学会站在全面的角度去科学分析,思考问题,才能够把握住正确的工作方向,我到工作的突破口,实现工作成效的最大化。
    其次,就是要把握质监工作的实质,服务发展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调研时提出的三个转变,为当前质监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既是质监系统的发展机遇,也是工作挑战,质监部门只有顺势而为,把握质监工作定位,高举质量大旗,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和行政监管法律职能,确实抓好两个安全和产品质量监管,做到服务发展,依法履职,扎实工作,更好的为企业产业和地方发展服务,才能彰显质监的存在价值,实现质监系统的科学持续发展。
    最后,要学以致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通过此次短暂而丰富的学习,的确是受益匪浅,更让我深刻的认识到,必须坚持学习,不断充实提高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同时要学以致用,根据我们的具体实际,立足本职,在认真学习借鉴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大胆改造,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很好的将知识和经验运用于实践,踏实的工作,为质监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溧阳质监局赵晨代表学员感言:
    作为一名质监新人,能有此机会踏足武汉大学这样有着深厚文化历史底蕴的高等学府,首次系统学习宏观质量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我深感荣幸,同时也觉得受益匪浅。在次,要衷心感谢市局领导为我们创造的此次绝佳的学习机会,也感谢质量院为我们精心安排的专业性和针对性极强的课程和课余活动。此次培训我们有幸接触到了多位站在质量学术前言的专家学者,他们分别从时事、信息技术、历史、哲学、中外文化等多方面、多切入点为我们讲授了质量方面的诸多研究成果,剖析了我国质量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质监工作面临的矛盾和困难,阐述了质监系统改革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不少创新的工作理念,具有很强的战略性和前瞻性的指导意义,也给我留下了很多启迪和思考。我也第一次跳出自己平时所从事的最基层、最基本、最具体的监管工作,随着教授们高屋建瓴,旁征博引,贯通古今中外的授课,站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以全新的视角来理解质量监督工作,虽然谈不上大彻大悟,但也获得了一些自己的感悟,觉得清风拂面,豁然开朗。习近平总书记在5月10日考察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时提出了三个推动,其中有一条,就是推动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能对推动质量强国尽一己微薄之力,也是我作为一个质监人的中国梦和工作理想,用一句湖北著名爱国诗人屈原的名言来表达我此刻的心情,那就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国的质量发展和进步永无止境,作为质监工作人员,学习和自我提高也应与时俱进,回到工作岗位后,我会努力将培训中所学到的新知识、新理念,新思路融入到今后的监管工作中,同时,不间断对自我的审视和对工作问题的反思,为人民服务。
    常州计量所李鑫代表学员感言:
    一进入武汉大学,就看到牌坊上“国立武汉大学”几个字,正过来读,反过来读,都非常大气,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我第一个感受就是觉得武汉大学非常大气。第二个感受,武汉大学的人很好。这5天时间, 的老师和工作人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舒适安心的学习生活环境。第三个感受就是武大环境好。自然环境不用多说,珞珈山、东湖、樱花大道,环境非常优美。还有学术环境,我时时刻刻感受到武大的老师和同学们对质量工作,对自己的科研那种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令我深深感动。
通过这五天的学习交流,我感悟也很深刻。程虹院长讲了质检技术机构改革的顶层设计,其他各位教授也从各个方面阐述了质监工作如何履职、怎样设计和工作的方法,让我感悟最深刻的主要是两个词:改革和创新。这和今年质检总局提出的两个目标非常类似。我们质监系统未来的主线就是改革,但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质监系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它发展中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在20年前,任何一个企业,民营企业也好,个体户也好,在我们没有入市之前,很多质量观念、理念跟我们的前辈孜孜不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质监系统有它自身发展的规律。现在,原来的监管模式,原来的发展思路,原来的定位,都面临着较大的调整。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过去,我们基层的质监工作人员非常了解问题的所在。学习中,我对于改革的感悟非常深刻。第二个感悟比较深刻的是创新,很多教授都讲到方法,包括质量观测的方法,大数据的方法,运用博弈论的思维,周易的思维去解决实际工作中的一些问题,理清工作的思路。作为一个基层工作人员,我们无法在体制上做出改变,但更多的可以在工作方法上进行创新,这在未来的的工作中有很多值得借鉴和思考的地方。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概仅范围内使用,并主明“来源:武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63018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