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宏观质量管理研修班(第95期·陕西1期)学员代表感言
发布时间:2013-06-25     字号: [小] [中] [大]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仵西居局长:
    为本期研修班提供了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大家集中精力学习了《质量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中德质量文化比较及启示》、《质量兴省战略的思考与实践》、《透视中国质量:宏观质量观测方法》、《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标准化战略》等课题,还参观考察了武汉光谷质量监测预警平台,并于课余时间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研讨。老师们授课严谨认真,研究深入,紧扣质量管理主题,教学形式生动活泼,大家收获很大,对进一步加强宏观质量管理有了进一步新的认识和信心,这次研修班的举办确实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张俊峰副县长:
    五天的学习结束了,我收获颇多,获益匪浅。这次培训活动时间不长,但安排紧凑,课程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涵盖面广,授课专家们理论水平高,经验丰富,各位老师的授课从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现代科技,历史人文,国际国内,发展形势等不同的角度,结合质监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通过大量的数据信息,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给了我们非常有效的指导。作为县级分管质量工作的县长,更有深刻的体会,一是这次培训活动让我们真正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县级,作为基层,也是各项工作落实的主体,主要的工作任务和精力是把省市安排的各项工作落实好,完成好。多数期间只顾埋头干活,很少抬头看路,就事论事,就工作论工作,难得有时间和机会好好地思考问题,去分析质监工作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通过这次的培训,给予了我们这样的机会,有机会能够抬头看路,去思考和学习一些知识,对于全面理解认识质监工作有了积极的促进和推进工作。二是深切感受到做好质检工作所面临的压力,压力主要是来自于工作现状和省市局的要求的差距。现在科技日新月异,社会各界对质检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工作难度和责任要求也越来越大,这对我们做好下一步质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感受到了深切的压力。三是通过这次学习培训,增强了做好战略工作的信心。做好质监工作,压力与动力同在,挑战与基于并存。国家、省市对质监工作越来越重视,政策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投入力度也越来越多,科技支撑的手段也越来越丰富,管理效率不断提升,增强了我们做好下一步工作的信心。四是加强了相互学习,加强了地域之间的交流。培训班也是一个平台,学员来自陕西不同的地区,都是分管或直接从事质监工作的领导,对做好质检技术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这次培训加强了相互的了解和相互的学习,相互的交流,达到了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增进的目的。
    陕西省咸阳市质监局葛升群局长:
    通过参加这次研修班,我作为一个质检战线上的一个老兵,开拓了眼界,看清了现实,了解了中国质检的实际情况。老师们精心准备,生动的案例,翔实的数据,精彩的讲授,让我们开拓了视野,填补了盲点,同时也让我们从事质监工作者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也感受到责任重大,更理性的地看待中国质量。如何改变中国当今质量现状,使我们从事质量工作者的重大课题和监管难题。质量发展及质量安全不仅是一个部门的工作,更是全球共同关心的话题,不仅是产业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更是强国之本,生命之源。    一个不追求质量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不追求质量的国家是没有前途的国家。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概仅范围内使用,并主明“来源:武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63054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