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质监信息
接受高端培训 提升综合素质
市局第三批赴武汉大学宏观质量管理高级研修班培训学习纪实
山东省济宁市特检院 李慎彦
编者案
2011年5月16日——22日,为建设“学习型”机关、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按照年度学习教育计划安排,由各县(市)区局、分局、直属单位班子成员组成的市局第三批赴武汉大学宏观质量管理高级研修班一行31人,在市局副调研员、梁山县局局长马志文同志带领下,在武汉大学质量院进行集中学习与培训。全体学员通过接受高层次的培训学习,思想境界、知识结构、领导能力、市场意识等均获得较大提升,极大地增强了做好质监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取得了良好的培训学习效果。
〔风雨中相送〕
5月16日清晨,鲁南质监中心北广场。市局张西周局长、何东方副局长、谭宜伟主任等站在蒙蒙细雨之中,殷殷等候学员上车。6:50分,张局长来到学员乘坐的大巴车内,饱含深情地向同志们作动员讲话; 7:00分,大巴车徐徐开动,市局领导同志站在越来越大的风雨中款款相送……
〔珞珈山洗礼〕
5月17日开始,在风光秀丽的武汉珞珈山(武汉大学主校园所在地),全体学员零距离感受武汉大学厚重渊源的人文环境,聆听知名学者教授的高端讲座。
《质量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我国质检体制改革战略》、《质量强国战略与质量强市路径》、《德国人的质量关——中外质量文化比较》、《“王士”思想对产品质量的深远影响》、《质量监督行政执法案例分析》、《基于互联网的消费者质量安全信息的风险监测与预警》等七场专题报告会,犹如七道精美的文化大餐,使学员同志们如饮甘露,如沐春风。
〔高层次收获〕
武汉大学始建于1893年,迄今已有117年的历史,人文底蕴深厚,为近代和现代中国培养出一大批知名学者和专门人才。武汉大学质量院成立于2007年,是武汉大学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办学的成果,中国宏观质量管理战略研究成效最为显著。全体学员置身于大气厚重的著名学府,在较高层次上感知宏观质量管理战略前沿,极大地提升了个人的境界和能力。
一、初步了解武汉大学百余年人文历史
感知中国知识分子救国爱国的光荣足迹,品味国内一流大学丰厚的文化内涵。
二、零距离解读武汉大学质量院成功启示录
1、选准定位目标(立足于我国宏观质量管理战略研究领域);
2、找准突破方向(即中国质检体制改革、产品质量影响根源分析等);
3、搭建主体框架(即理论与现实相结合、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国内国际相结合等);
4、突出特色资源(即著名学者和权威数据信息作为支撑);
5、注重市场攻略(国家质检系统竟相在该院进行干部素质培训等)。
如果山东质监系统技术机构被突然推入市场,我们能否像 那样走出一条成功的事业拓展之路呢?
三、 将“培训”业务赋予精细化和人文化的“产品”特征。
武汉大学质量院将“培训业务”打造成一件精美的文化“产品”,每道环节都将人性化、规范化、标准化等特征赋予其中,给学员们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大家在惊探赞美 一流服务质量的同时,悄悄和自己平时的履职行为质量相对照,引起较强的心灵震动。
向培训学员提供了规范的培训协议、接站、食宿安排、校内交通工具、开幕仪式、重量级教授授课、授课记录、学习指南、授课质量评议、课间茶点、结业仪式、结业证书、互动发言、教培人员通讯录、培训文化介绍等环节像一颗颗完美无瑕的珍珠,体现出大气而又精美的文化特征;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公开公正,唯实唯美。对比 ,我们应深刻反思自己平时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四、应深刻体会市局党组学习教育的战略意图
当前质监事业即面临新的机遇,又处在巨大的矛盾和挑战之中,尤其食品质量安全似乎已成为一种国家级的公害,考验着全系统每位干部职工的意志、承受力和能力;事业单位改革迫在眉睫,质监系统技术机构随时面临脱离行政体制、自我在市场中求存的巨大压力;各级党委政府及人民群众期待着质监、支持着质监、监督着质监。作为支撑济宁质监大团队的基层单位领导干部,在当今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下,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拥有扎实过硬的综合素质,才能确保整个团队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市局党组之所以下大力气,组织全系统干部分批赴武汉大学进行宏观质量管理战略培训,目的在于让每位领导干部及技术骨干吸收高层次的质量文化营养,学习先进的市场营销智慧,打造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确保在未来复杂的发展环境中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