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二字在当下可谓最热的词汇之一,许多机构甚至包括宗教庙堂也把“创新”当做口号,甚至写进自己的宣言。本质上,“创新”在于是否为消费者创造价值。价值并不是价格,但是二者息息相关。只有当你为消费者创造了价值,消费者才会为你支付价格。也就说,价值是消费者得到,而价格是消费者支付的。作为企业只有你不断地创新出新的消费者满意,消费者才会从不买到买,从买的少到买的多,或者愿意支付比过去更高的价格。这就反映在企业的收入与利润上,就是创造了新的财富。
但是,目前我国企业界对创新的理解有些偏误,而且一谈“创新”就必言科学技术,似乎没有科技就不会有创新。不否认很多“创新”与科技有关,但是科技含量很低甚至“零科技”的社会创新,不但机会更多,而且效益更大。而从另外一个事实,我们也可以发现,其实“创新”与科技没有必然的联系。自1982年一脸,波士顿出版的《公司》杂志,每年都会进行一次百家公司排名活动。虽然此排名仅限于上市公司中排比,由于高科技公司容易找到证券包销商,在故事中募集到资金,其股票也很容易在某家证券交易所上市销售或进行柜台交易,相比较而言,其他新创立的公司必须经过多年的奋斗,再加上5年以上的赢利才有希望上市发行。即便如此,在该杂志年复一年的百家公司评选活动中,也只有1/4是属于高科技企业,其余的3/4属于传统的“低科技”含量企业。而且,这3/4传统的“低科技”企业相对稳定,而另外1/4的高科技企业更换频繁。并且,这些高科技企业平均寿命5年。例如,我国曾经的UT斯达康就是典型的例子。所以,“创新”并不必然与高科技联系。
从汉川企业调研而言,“创新”毋庸置疑是汉川市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动力之一,但是“创新”的手段具体是什么需要厘清,才能做到轻重缓急,循序有序的前进。从汉川市企业调研情况来看,各个企业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一线工人的持续与稳定。走访的部分企业,甚至还面临着劳动力短缺的问题。那么,我想汉川市目前首要的创新就是“人才创新”,也就是怎么解决劳动力短缺与一线员工持续稳定工作的问题。但是,从网上了解到的汉川市的“人才战略”与其他个地市的“人才战略”没有好少差别。基本就是引进“高学历”,最好还有“海外留学”的背景。这不仅让人感慨,一个地区的创新,也同样进入误区。对于,汉川市而言,目前最紧迫的创新就是解决劳动力短缺与一线工人持续稳定。通过调研可知,一线劳动力短缺与不稳定的原因,在很多企业是由于汉川市不能给外来务工人员解决本地子女入学入托问题,虽然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解决这些问题,但是面对较高的就学成本,外来务工人员大多会选择到子女到了适学年龄,就会考虑回到自己的家乡就业。另外,东南亚的劳动力成本仍然较低,市政府是否考虑从东南亚一带引入一定的劳动力解决本地区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呢?我想这个“人才创新”战略更符合汉川的事情,更能为汉川市创造价值,从而提升汉川市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