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
2014年第26期(总第179期)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编 2014年12月10日
12月5日下午2:30,“珞珈质量双周学术论坛”2014年第21期(总第162期)在我院多功能厅举行。本次论坛邀请武汉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刘霞作“科研评价与国际期刊投稿”专题报告,我院院长程虹教授、研究室老师、全体研究生和江苏局研修班全体学员参加论坛。现将本次论坛的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首先,程虹教授对刘馆长一行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就质量院目前的发展情况做了简要的介绍。程虹教授在讲话中表示,质量院成立七年以来在科学研究、项目成果、论文发表上都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宏观质量管理的学科建设、学科理论、学科范式、以及学科培养模式在国内都有一定的影响。质量院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国家的整体质量治理,治理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最基础的是我们所有的质量治理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增长,我们研究的第一个领域就是怎样通过有效地治理方式能够使产品与服务质量这样微观的领域能够促进中国整体的宏观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它更多地属于经济学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范畴。第二个领域就是质量治理。一个国家的质量行为是否优秀,质量安全现状如何,质量治理效果在很大程度与我们的制度设计相关。我国近些年来频繁爆发的质量安全问题以及微观的市场主体不追求质量第一的行为,突出的是我国质量治理的制度、机制、方法等存在问题,这属于比较典型的跨学科的领域,它既属于新公共理论的公共治理,又属于经济学中的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同时还涉及到法学中主要是行政法的规制,也涉及到一些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建模、方法。第三个领域是大数据的研究,质量一定要基于数据的分析,才能作出相应的评价并且做出改进的方法与策略。质量虽然由生产者生产,但它是由消费者决定。所以质量院这几年一直通过互联网方式来获得消费者对质量的评价数据,通过大数据对质量进行关联性分析,涉及到质量科学,也涉及到消费者科学(即营销科学),还涉及计算机科学,包括信息管理和情报分析。这三个领域都是跨学科,都属于宏观管理领域,这个研究方向符合国际上学科发展的方向。同时我们在研究方法上特别强调实证数据的研究,质量院这些年来一直在开展大规模的实证调查。一个是基于互联网上的质量大数据的分析与调查,另一个是基于消费者质量领域的调查,每年积累了大量数据,我们也想在研究方法上做出一定的创新,做出一点的成果。然而,目前质量院面临的挑战与瓶颈是国际上如何对接的问题。中国的质量问题是世界都关注的问题,世界上无论是学科研究的专家还是各国政府,关注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研究的刊物,还没有在理论上不重视中国质量研究的。现在中国史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和贸易国,中国的质量问题影响世界,理论上在国际上应有很大的研究价值。但实际上我们在国际上做的比较困难。尤其是质量院今年按照学校的要求,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强国际论文和合作。当然我们在国际合 作上还是有一定突破,但国际论文几乎颗粒无收。虽然我们有方法有数据,而且研究领域在国际上也具有普遍研究价值,但由于我院在国际论文写作方面还未形成稳定的研究范式,还未形成国际论文的研究方法,希望刘馆长和各位老师一起,针对我们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专业的意见。努力在不长的时间之内,让 从一个能够代表武大的国内的品牌转变成能够代表中国的国际学术平台,这一切都需要学术论文的支撑,以上就是质量院目前从事的学术领域,存在的问题,以及学术需求的简介。
刘馆长做了题为“科研评价与国际期刊投稿”的学术报告。她首先介绍了武汉大学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励政策,接着对重要科研评价工具进行了介绍,主要内容包括SSCI及我校发文分布、ESI及社科总论发展态势、重要中文文摘期刊收录以及转载分析。其中,刘馆长对SSCI/SCI质量管理相关学科领域,以及武大SSCI发文情况、ESI科研竞争力概况做出了专业而详尽的分析。总体而言,武大发文量偏低,2012年起有显著提升,而且论文篇均被引低于ESI院校,2009年后有较大提升。而后,刘馆长针对我院情况,从选题、资料搜集、论文撰写、选择期刊投稿、发表及提高影响力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此外,刘馆长提到,质量院有很多质量大数据的调查和一个质量调查网,建议建立一个质量数据的平台。一方面系统地用数据库管理各个年度和各个省份的调查数据,便于检索、研究团队和同行日后再重新通过对比的研究持续的分布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展示质量院研究实力和研究成果,扩大影响力,方便为英文论文提供文献支撑。刘馆长的报告引起了与会人员的热烈讨论,大家结合各自在国际论文发表中遇到的问题,与刘馆长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程虹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他首先表示刘馆长给我们做了全面而有用的分析,提出了非常有用的方法,给我院国际化发展带来了重要启示。程虹教授接着对我院科研提出了三点期望:第一,数据是最好的资源,我们一定要坚持使用我们院已有的质量观测的数据和我们监测的大数据。我们的论文要走向国际必须有原创的数据、原创的案例和原创的实证素材。第二,角度和题目至关重要,研究一定要有清晰的问题导向,我们的角度就是全世界都关注的中国质量问题,要针对中国质量问题选取独特的分析角度。第三,基于我院自身的研究能力,在下一步的研究中要注重国际化。这首先取决于我们院自身的研究能力。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与刘馆长加强合作:第一个方面,围绕质量院三个主要的研究领域,对几十份目标国际刊物进行基本分析,结合每位老师的情况对刊物进行科学的评估和选择;第二个方面,在图书馆学科服务部的协同下,针对相应刊物的范式做好科研论文的设计,基于提炼的问题,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搜索、评估、检验与数据分析。
(整理人:王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