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
2016年第6期(总第224期)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编 2016年4月12日
4月7日,2016年第7期“珞珈质量双周学术论坛”(总第202期)在我院开讲。本次论坛,我院院长程虹教授及李丹丹、余红伟、陈昕洲等几位老师和博士生,分享了他们于3月29至4月2日赴日本进行学术问的交流成果和体会。
李丹丹介绍了本次交流的基本情况,分享了她对这次交流的感想和体悟。她介绍说,访问小组先后对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东京大学社会科学所进行了交流访问,基于CEES数据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推介和研讨,期间还就国际论文合作进行了专题研讨,集中讨论了研究问题、论文框架、写作进度等具体事宜。在谈到这次国际学术交流的收获时,她认为最大的收获就在于科学的研究方法。而且,这次交流再次让她体会到,CEES调查数据是我院进行国际学术合作的重要资本基础,在国际化合作方面,我们必须在为对方创造价值的同时,充分调动合作方积极主动投入资源的兴趣,实现双方共同发展。
随后,余红伟从产品用户体验、性价比、产品服务等方面,分享了他对日本制造与质量的看法。日本产品制作表现为它的“顶天立地”,即确保在高端产品市场的占有份额,又实现了普通日用品领域的优质优价;日本产品质量实行的“零距离”管理模式,即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实行“零缺陷”管理,充分考虑了消费者的感受;日本产品的超高性价比;日本产品在生产、销售等过程中普遍体现出人文关怀式的服务。他进一步分析了日本制造背后的主要原因:“顾客至上”的产品制造理念与直面消费者需求、质量控制贯穿整个制造过程、日本民众朴素的心理状态和竭尽所能服务顾客、“零缺陷”的质量目标和对产品细节的重视,以及匠人精神等。他表示,匠人精神的核心不仅表现为手艺与经验,更表现为一种追求细节和卓越的态度与价值观。
陈昕洲通过详实的图片素材分享了他对日本文化中的坚持、敬业、精致等方面的切身体会。
程虹在分享总结中表示,本次日本学术交流进一步提升了我院国际化水平,收获了超过预期的交流学习目标,尤其是对CEES调查数据成果的国际推广,更好开展国际学术合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强调,价值观是我院最重要的核心资源,全体师生应该进一步优化我院资源配置,继续发扬勤奋、吃苦的精神,在强化我院核心科研能力的同时,提升我院的人力资本水平。
(整理人:宁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