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
2016年第13期(总第231期)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编 2016年10月11日
9月30日,2016年第22期(总第217期)珞珈质量双周学术论坛于我院201教室进行。本次论坛由我院院长程虹教授主持,全体师生参加了本次论坛。现将本次论坛的主要观点整理如下:
首先,各位老师分别就自己国际论文的选题展开了阐述。张继宏老师对选题的研究背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了梳理,用波特假说就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李酣老师着重分析了出口企业的研究历程、质量异质性对出口企业的影响,探讨企业出口的决定性因素是质量异质性还是生产率异质性。罗连发老师围绕产品质量相关问题展开,对现有的文献进行了综述,论证了资本是否有助于产品质量的提升,改善产品的质量。邓悦老师提出了区域创新的研究方向,以劳动力流动作为自变量,分析劳动力流动的差异是否是造成不同区域创新能力不同的问题。余凡老师对信息化给企业投入产出效率的提升进行了汇报,并提出了信息化水平影响劳动力工资的思考。李唐老师对两年来“干中学机制”的外部溢出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指出中国制造企业的内生增长机制的研究热点经历了一个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模型到实证检验的过程。李丹丹老师认为目前中国企业存在资源错配的问题,并展开了对目前资源错配热点问题的讨论。范寒冰老师认为中小企业创新不足的原因主要是融资约束和知识溢出,但是两者谁更重要仍有待进一步思考。在每位老师分享完自己的研究选题和方向后,程虹教授组织对各位老师的选题进行了研讨。
其次,全体博士硕士研究生依次对国际论文的选题进行了汇报。同学们的选题主要围绕了“干中学机制”、“企业家精神”、“产品质量”、“泡沫经济”和“创新机制”等几个当前中国热点经济问题。程虹教授认为我院目前紧紧扣住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从中国实际的经济问题出发,已经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研究方法,但仍需要全院师生脚踏实地,踏踏实实做好选题的深入剖析挖掘和文献的系统全面梳理的工作,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满足现状。
最后,程虹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程虹教授指出,本次论坛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创新的研究选题,这些国际论文的选题是我院国际化进程又一个新的起点,但对于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数据的清洗和整理工作仍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同时,对于针对今后的研究也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我院师生要基于我院研究的核心优势,练就敏锐的经济学洞察力,要树立为武汉大学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的价值观,不计较个人得失,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严谨的研究中,为创建国际一流大学科研机构的目标而奋斗,坚持协同创新之路,坚持国际化发展理念。
(整理人:李媛媛、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