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
2010年第15期(总第111期)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编 2010年8月17日
8月10日,武汉大学第八期宏观质量管理高级研修班正式开班,并在我院学术报告厅举行了2010年第13期(总第94期)“珞珈质量双周学术论坛”,邀请到了武汉大学著名的李工真教授进行了题为“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在联邦德国的实践”的讲座。现将本次讲座内容整理如下:
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在联邦德国的实践(上)
主讲人:李工真
李工真:
很高兴能够来到这里。在座的都是质检局的领导,那么我今天给大家做的报告关于德国的现代化的。我们知道最近有个很大的事情,中国的GDP已经超过了德国。中国以德国、日本为参照系是很能说明问题的。中国有近十四亿人口,德国只有八千两百万。近十四亿人所产生出来的经济效益实际上只相当于人家八千两百万所产生的效益。虽然GDP总量超过德国,但是我们还是有很多很多地方需要向德国学习的。基于这一点,院里的领导也特别建议我来谈一谈德国的现代化发展情况。本人也是专门从事德国研究的,今年三月份也刚从德国回来。那么我就来谈谈德国战后的问题。每个国家的历史都是很长的,在每一段历史中都有具体的经验和教训。在今天,我们更希望了解德国为什么这么强大,这么有效率。因此我还是想把重点放在战后。因为战后德国是从一片废墟中爬起来的,而且时间很短,被称为西方国家中的奇迹。我们常常喜欢比较日本,日本也是在战后爬起来,速度很快,实际上,德国人比日本人爬得更快。
首先,我们来清理一下德国的历史。德国原来是严重分裂的国家,皇帝下面有三百多个国王,很有意思。格林童话里面讲白马王子,并不是一个神话,实际上真是如此。中国姑娘不要做梦遇到什么白马王子,在德国还是有希望。你想想,三百多个国王,能生多少个王子啊!个把两个流落民间是完全可能的。这样一个严重分裂的国家是怎样走向现代化,说起来呢要说到拿破仑战争。1789年,法国来了一场政治大革命,把国王送上断头台。这场战争后拿破仑成为法国领导,开始一场横扫欧洲的战争。拿破仑的这场战争是有进步意义的,他推行一部法典叫《拿破仑法典》,被称之为资本主义的第一部民法典。战争打到哪里就改造到哪里,这样打进了德国,德国这个时候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落后挨打的国家。英国是工业革命,法国是政治革命,两场革命横扫欧洲。简单地说,这两场革命就是压路机,从欧亚大陆的西北角一步步压过来,压到中国是1840年,压倒德国时1806年。所以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发展中国家。
在这种国家几乎被亡掉的情况下,三百多邦国里只有两个邦国保持了相对独立的地位。一个是奥地利,一个是普鲁士。这两个都是在罗马帝国皇帝以下的两个王国。奥地利的办法很妙,送了一个女人给拿破仑做老婆,结为亲家,免为灾难了。奥地利就失去了一次通过自身的改造来进入现代化的机会。普鲁士没有走着条路,它在落后挨打的过程中,原来的统治精英,走上一条特殊的道路,就是改革的道路。所以德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来实现对本社会的现代化改造的国家。普鲁士在1807年开始一场重大改革。这个重大改革全面引进了资本主义的一套东西,解放农奴,每个人有自由的迁徙权,自由的从事职业的权利。不过这场改革仍然有不彻底的地方,因为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世界上所有改革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如果现有统治者江山坐得稳的话,是不会有改革的,就是为了用改革来避免内部发生革命。社会内部发生革命的原因就是贫富分化,阶级冲突。所以必须要缓解国内这种状态。这样一个落后的国家在面临了工业化轧路机强大压力之下怎么办呢?这就是马克思说的话,资本主义的风刮到哪里就改造哪里,无法两条道路,一个是拒绝,就被轧路机压得粉碎,比如印度;还有一种,自己出来改革,采用打击敌人的办法,就是改革的道路。也有人认为是在自杀和他杀之间做出选择,改革就是自杀,自己把自己过去封建的东西剔除,这就是历史的残酷性。如果你拒绝,洋枪洋炮就对着你,中华民族就是如此。中华民族之所以没有像印度那样成为殖民地,就是地盘太大,人口太多。而德国太小。为了避免这种命运,德国上层统治阶级就开始改革。改革有一个特点,就是维护他现有的统治阶级的当权者的利益。德国是一个容克贵族的社会,容克贵族是德国的传统统治阶级。首先就是要解放这些统治阶级底下的农奴,1807年的改革就是做这个事,每一个人可以拿钱财来赎身,这样一来,你要是想成为自由人,就要有土地。所以这场改革就是分土地。不过这场分土地,很多都是欠账的。从农奴主田庄里摆脱出来,不能太严重的损害到当时土地主的利益。所以,给你们自由,你们得拿钱出来。不管怎样,这场改革的意义非同小可。德国开始人口流动。有人身自由的人开始流动到城市,打工。城市开始自治,搞市场经济,基本是放任的资本主义。
这样的发展到1830年时由铁路建设开始一场轰轰烈烈的工业化革命。德国这个国家非常奇怪,德国是先完成了工业化以后才完成统一的。1871年,俾斯麦采取了一种铁腕手段,通过两件事情,一个是对压制市民阶级中的民主派,设置了一种更非常奇妙的制度,就是开议会。这个议会的进步意义,老实说,超过了今天的人大会议。这个议会里所有的议员是各种利益的代表者。宰相是由皇帝任命,宰相受命以后有权根据自己的要求来组织自己的内阁,但不能为所欲为,任何重大的步骤必须通过议会的讨论。议会是管钱的。一个政策出来,议会就要讨论,如果投票通过,政府就可以做;如果议会反对,政府就干不成。这很重要。这和今天的人大会完全不一样。这是典型的英法美式的议会制度,但也有不同,不同在于议会里任何一个大的政党即使占据了议会的大多数,也不能推选出做宰相的人选,在议会竞争的舞台上,势力的大小和国家内阁的组成毫无关系,它只在一点上管政府,不能乱花钱。但俾斯麦想了一个办法,议会不给钱,政府自己想办法出去借钱,自己来干事情,如果赶出来是对国家有好处的,议会就要重新讨论,最后使议会把这笔钱追补给政府。所以德国的这种政治是很有意思的。他的议会制度是西方的,皇帝老子制度又是东方的,所以他是东西方交叉的一种制度。
德国和奥地利联合起来打丹麦。因为丹麦抢了德国两个邦的土地,德国承诺奥地利仗打赢后给他一个邦,奥地利傻乎乎上了德国当,打完了后,奥地利认为那个邦离得太远,要求换一块同样大小的地方,俾斯麦不同意,就惹毛了当时奥地利。奥地利决定向普鲁士进攻,这样好办了。祖国受到了威胁,普鲁士掉转枪头把奥地利拿下。打掉奥地利后做了一件事,宣布永远把奥地利开除德意志大家庭。因为国家太大了,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民族。俾斯麦想得很清楚,如果我要把你全部拿下,欧洲会非常不安,欧洲的中央突然出现这么庞大的国家。俾斯麦为了未来的安全必须要在欧洲的列强面前做出姿态,德国已经永远满足了领土的要求,连奥地利都不要了。本来要建立一个民族统一的国家,不需要这么大一块,但是奥地利牺牲自己的殖民地要求加入,把少数民族全带进来。但俾斯麦不干,这样一来就不是一个民族国家。所谓民族国家就是所有讲同样语言,同样生活方式的人生活在同一个政治制度下。所以俾斯麦采取小德意志统一的方案,就是把奥地利开除德意志大家庭。还有一个方案就是大德意志,把奥地利加入进来,这就是希特勒的方案。所以希特勒开口就是大德意志帝国。要实现大德意志帝国的方案,俾斯麦想都没想。
原来这些战争都是资产阶级反对的,他们要求效忠于国家,而不是效忠于皇帝。打过以后掉过来和法国人进行普法战争,法国完蛋了,德国跑到巴黎的凡尔赛宫宣布德意志帝国的成立,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二帝国。在俾斯麦的统治下,第二帝国获得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从1871年到1918年这段历史很值得人们研究。德国进入搞工业化阶段,德国占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制高点,成为世界上效率最高的国家。连打三仗实现了德意志统一。此后传统的统治阶级更厉害了,因为他们完成了德意志民族盼望了如此久的民族统一的任务。资产阶级总在统一的问题上阻难俾斯麦,俾斯麦要打仗,资产阶级不给钱。钱从哪里来,俾斯麦就去找犹太人。有钱的人都是愿意和有权的人勾结在一起。举一个例子,香港的大资本家绝对跟共产党好得不得了,香港的小资产阶级肯定和共产党毫无干系,就是这个道理。因为有钱的人要寻求安全,最担心就是钱财的安全,只有投靠有权的。俾斯麦怎么和民主派做斗争呢,就是找犹太人。
这个时期发展太快了,很有点像我们今天改革开放三十年。由此贫富分化也产生了。德国也产生了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一个政党,社会民主党,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人运动的政党。但他们没有武装的道路,而是利用德国的议会,控制贵族统治集团的要求。这个过程中,俾斯麦又做了一件事。德国最重要的大学柏林大学,对门就是宰相府。德国首都一条路类似我们长安街,宰相府和柏林大学就分立这条路两边,每天晚上你就看到两边车来车往,当官的这些人要么是大学知识分子的同学,要么是他们的学生。宰相府和大学的知识分子有非常近的关系的。知识分子一天到晚为国家的前途担心,两极分化如此严重,整天往宰相家里跑。有一个很重要的经济学家叫阿道夫,给俾斯麦出了主意,说我读过马克思的《资本论》,里面所讲的道理完全正确,如果这个社会不加以调整的话,会爆炸。你看你家里的佣人,最近嘴巴翘得很高,端茶倒水的样子都不对。为什么,她年纪到了,马上要退休了,但她的安全没有保障的。如果你告诉她,你在我这里好好干,你将来养老后事我都包了,她肯定安心为你服务。俾斯麦当场就宣布了这个。老太太就非常高兴。阿道夫就说,工人就是这么回事啊!社会民主党为什么会越来越强大,就是因为这个社会严重的不公。这就是马克思所讲的东西。
俾斯麦恍然大悟,决定采纳他的办法,给工人阶级以保险。我可以说,我们现在金三角的情况就是当年德国的这种情况。工作前三十年你都没事,因为你是年轻小伙子,几十年年纪大了,你干不了。市场经济中老板可以随便炒鱿鱼,克扣工饷,工人没有安全感。强大的工会运动逼迫俾斯麦改变,在经过重要的讨论以后,通过了社会保险法案,这在帝国时代是非常重要的,开创了工业化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的先河,非常了不起。宣布法案的那些,皇帝威廉一世,自己在议会发表了激动人心的讲话,不过这个讲话稿是俾斯麦起草的。其中有一个让人记忆深刻,既然我们对于前线受伤的士兵,给予关爱,为什么不能为我们工业战线上的士兵也就是工人做同样的事呢?保险制度出来以后,给社会民主党非常重要的启发,只要掌握了议会,国家机器就完全干出对工人有益的事情。
当然,有了保险制度不能保证工人阶级的生活就有不得了的变化,因为两极分化实在是太大了。这种矛盾如何解决?俾斯麦曾经说过,德国已经永远满足了领土要求,所以是不允许抢殖民地的。威廉二世时期,由于他很年轻,很多事都是俾斯麦在主持,有点中国相父的味道,1890年俾斯麦退休了。新皇帝很厉害,对局面很不满,提出了日耳曼人不能满足于新鲜空气,要的是阳光下的地盘,就是出去抢。两件事和中国有关,一个是青岛这个城市的建立,第二件事是八国联军,日本人打头,瓦格西元帅带领八个国家军队打中国。德国人在这个地方犯了很严重的错误,就是搞大海军。德国陆军是天下第一的,但海军不行。俾斯麦时期没有发展海军。大海军方案一搞起来后,英国开始扩军备战。德国和英国就海峡之隔,你说你没心搞我,你就是有心。这个局面跟现在的中国是一模一样。德国人错了,他们以为他们干大海军就能保证海上安全,其实反而给英国法国甚至日本提供了扩军的理由。历史上第一次军备竞赛就是这样搞起来的。所以我们今天很多人都在喊搞航空母舰,你搞了日本韩国甚至越南就有理由搞,你到底要什么你自己要搞清楚。德国的历史恰恰证明,你以为你得了是,其实最后倒霉的就是你。德国就是因为搞大海军和英法闹翻了。俄国人也很紧张。法国英国还有俄国就组成了联盟。
世界上人最恨的就是那种暴发户,德国就是典型的暴发户,三十年不到就成为了效率最高的国家,太可怕了。人人都在寻找这个机会打击这个暴发户。这倒不是说其他国家有什么不得了,他们都在扩张,侵蚀的世界其他地方。而德国则在正当中破坏现状。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很多委屈的,但是没办法。德国抢的地方很小,非洲一个喀麦隆,太平洋上一个俾斯麦岛,就这么一点小的地方,就搞得和其他国家冲突起来了。开战以后,奥地利皇太子被杀,德国履行联盟条约,介入战争。结果意大利奉行的与胜利者共命运,所以意大利这个国家是最没有意思的,由于这个原因,德国和奥地利是真正的同盟者,这场战争外表上看起来就是日耳曼兄弟之间和外部势力的战争。但这场战争打败了。那么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实行了讹诈,弄出来凡尔赛条约,使得德国和奥地利遭受了同样的战败的命运,所以,德国的历史就翻过了帝国这一章,进入到魏玛共和国的时代。之所以会变成一个共和国,是由于在1918年战争的紧急关头,皇帝下达了一个非常没有道理的命令,命令海军自杀,但海军不干,哗变后水军起义,全国都动起来了,这场革命没有死人,最后皇帝逃到荷兰,然后就宣布搞共和了。
欧洲是有国际法的。这个国际法很有意思,打输的一方负责赔钱,两个国家所有的经济损失都有这个战败方赔付,不管是哪个挑起的战争。这次法国找了个机会,要德国赔款。德国所有的钱都被法国拿走。但德国并没有分裂掉。
1918年很不幸。战争期间卖了很多公债出去,指望战胜后还给老百姓,但战败了,不仅没钱还,还要赔钱。另一个是通货膨胀。当时德国的通货膨胀水平至今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突破,达到一美元抵四点二万亿马克的水平。那一天是1923年11月9号。这就是德国人的一个魔咒,只要是11月9号,就不会有什么好事。德国历史上出现了四次11月9号,都有惊人的事发生。现在是第二次了。希特勒在这一天发动政变。还有一件事,德国共产党在汉堡领导了一场起义。到这一步,1918到1923五年中,天天都在通胀。这个时候美国人插手,实行道威斯计划,由美国人出钱给德国经济输血打气,但德国要以地产为抵押。这就很有意思。钱是怎么来的呢?法国当年为了和德国打仗,借了英国的钱,英国又向美国借钱,美国现在把钱借给德国,德国还给法国,法国还给英国。这样导致1924到1929年德国的恢复期。这段时间德国似乎缓过气来了,甚至有人把这个称之为金色的二十年代。
但这样一个还钱的模式是很危险的。一旦美国出事的话,这个经济来源就被掐断。1929年10月,发生了经济危机。德国的经济严重依赖美国,德国也陷入经济危机。魏玛共和国时代,德国已经没有独立发展现代化的可能性,而要依靠美元。这样一来,德国两极分化更为严重,所有人流离失所。
这就为极端分子提供了机会,希特勒出来,纳粹党崛起。当人们走投无路的时候就会这样。德国为什么会从一个共和国走向一个独裁的国家呢?这是很有意思的。德国人做过一个实验。现代化的社会给了人们自由选择的机会,一个专制的社会你是没有选择的,但是不要忘记,给你选择自由的同时也给你另外一个责任,你必须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这就是现代化社会和传统化的社会最大的区别。如果每个人去选择,碰到时代好,一选就中,这个社会已经蒸蒸日上。但是如果这个社会大多数人,每一次的选择都是导致自己更加贫穷,那人们宁愿不要这个选择。德国人做过一个很科学的实验。把一个死囚犯拉出来,给他两扇大门,告诉他一个生门,一个死门,自己选择。如果猜对了,就活命;猜错了,马上行刑。你想想,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选择,你不要以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是很好的事情,实际上是很要命的事情。这个实验发现任何有底气的男子都不敢进行这样的选择。这个时候德国人又让一个八岁的小孩子站在他旁边,发现每一个成人都会问这个小孩,哪个是生门。那个小孩说,我也不晓得啊!随便指一个门,这个大人就一定会选择这个门。为什么?人都是这种心理,如果我听了这个小孩的话,抓对了,我就活命;抓错了,那不是我的责任,是因为受了小孩的影响。你内心的压力就会小很多。人的心是很可怜的,非常脆弱。一个人因为自己犯错,自食其果,一定是非常后悔;一个人是因为被别人出卖,他一定是英雄,“老子被陷害了”。这就是现代化的社会,人的痛苦就因为有选择,如果没有选择,就一点痛苦都没有。当大家都这么可怜时,就不觉得可怜。在经济大危机时,实际上是每一个人都去选择,结果塌方了,选择还有什么好处呢?我们把选择都交给一个人,让他来决定选择什么,这个人就叫独裁者。这就是为什么1933年时,一个现代的民主国家的老百姓愿意放弃自己选择的权利,交给一个接近疯狂的人,让这个伟大的领袖去决定。这样我们没痛苦,你有痛苦。实际上,在第三帝国,精神上最痛苦的就是希特勒,他一生都在紧张中,每天晚上睡不着觉。
苏联也好,西方民主国家也好,都看错了希特勒。东方国家认为希特勒是西方民主国家派来的急先锋,西方国家认为这个家伙就是东方独裁的具体表现。既然如此,就有利用德国淹没对方。希特勒把所有人都立在自己对立面上,又淹没在世界反法西斯大同盟。所以说大同盟的建设者是希特勒,当希特勒的手离开这个建筑物时,这个建筑物就轰然倒下。这就是为什么苏联美国英国能够在1945年前团结得像一个集团一样,而一旦法西斯打掉后,过去的盟友就会敌对起来。
可以这样讲,我们前面讲的这一段,都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前奏曲。德国这个国家很奇怪,一步是独裁,一步是民主,而且还有一个特点,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1945到1949年,德国没有经济,是战时统治时期。1949年后,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900年,两德统一。
(以上内容由录音整理,未经主讲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