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召回与质量安全”国际论坛(之二)
发布时间:2010-04-13     字号: [小] [中] [大]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
2010年第8期(总第104期)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编            2010年4月13日
 
2010年4月11日下午2:30,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在院会议室举行了“产品召回与质量安全”国际论坛暨2010年第7期(总第88期)“珞珈质量双周学术论坛”,邀请国家质检总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冯蕾工程师作了题为《产品召回——产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手段》的精彩演讲。现将本次论坛内容简要整理如下:
 
“产品召回与质量安全”国际论坛(之二)
冯蕾 国家质检总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工程师
报告题目:《产品召回——产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手段》
    今天上午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讲产品质量、产品安全召回。我的身份比较特殊,一方面我在国家质监总局产品缺陷管理中心工作,同时我又是程院长的学生。所以我选取另外一个角度,从政府的监管角度谈谈产品召回。
    我想说一说我国产品安全现状。一般在中国谈到不安全产品,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假冒伪劣产品,其次是缺陷产品,它不能够给人们前期的安全性,也就是潜在的伤害,包括设计缺陷、制造缺陷和指示缺陷。这里介绍一下欧美产品伤害监测系统:在欧洲,家庭或休闲场所发生的事故导致的死亡人数是8万人/年,受伤人数为4000万人/年,经济损失为2300亿欧元/年,而多数事故与消费者使用的产品有关;在美国,与产品有关的死亡人数为2.7万/年,受伤人数为3300万人/年,直接经济损失7000亿美元/年。通过这个数字,我想告诉大家缺陷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伤害已是相当的严重了,产品伤害已成为全球通行的问题。
    来看一组中国消费者协会报告的数字:2006年受理投诉702,350件,其中66.3%涉及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2007年受理投诉656,863件,其中64.0%涉及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2008年受理投诉638,477件,其中61.8%涉及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2009年前三季度受理投诉451,300件,其中58.9%涉及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2009年前三季度受理的产品投诉中,百货类130,711件,家用电子电器类占109,975件,家用机械类(含汽车)23,255件,农用生产资料13,326件。这是管理中心信息系统历年来汽车投诉情况,虽然变化不大,但不是呈递增态势。
    这是我国的产品伤害监测系统。在浙江、广东等6家医院进行了产品伤害监测项目试点。2009年1月至10月试点期间,收集有效伤害病例30,667例,其中产品相关伤害病例占63.43%。
    根据各国交通事故统计比较数据统计,我国汽车保有量不到全世界2%,但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则占全球20%。可以看到,中国是全球单车事故最高的国家。
    下面是欧美国家召回中国产品的有关情况——
    美国召回中国产品情况:2008年实施召回386次,中国产品占63.7%;召回数量为81,31万件(套),其中中国产品占64.8%。 2009年,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发起召回381次,中国产品占61.2%;召回数量为102,2万件(套),中国产品占42.6%。
欧盟非食品快速预警系统(RAPEX)通报:2008年欧盟共实施包括召回在内的1,547次安全行动,其中涉及中国的占59.9%。 2009年共有1,675次安全行动,其中涉及中国的有1,035次,占61.8%。
    加拿大召回中国产品情况:2008年实施产品召回239次,其中涉及中国的占42.7%;召回产品数量为5,071,472件,其中中国产品占66.1%。2009年实施产品召回304次,其中涉及中国的有206次,占67.8%;产品召回数量为932万件(套),其中中国产品占70.5%。
    可以看到,中国产品不管从召回数量还是从比例上,都是很高的。
    再来看看几个事故案例:
    案例1:2008年8月8日早上,广州市天河区在一家IT公司上班的白领阿美(化名)在家中做早饭时,使用的电磁炉突然爆炸,她自称当时被炸飞一米多远,身受重伤。
    案例2:2006年4月6日,深圳一户家庭的创维电视突然起火,随后爆炸,幸好有邻居和大厦保安的帮助,该家庭中的一对年迈的父母才能保住性命,场面真是惊险!事后,消防局的也过来鉴定,称是电视机质量问题,由于内部起火引起了爆炸、火灾。这是1999年7月10号在南油人人乐超市花了3550元买的一台创维29英寸的电视机,买回来2年后电视机就出现问题,以后基本是每年都要修理,到发生爆炸为止,这台电视机用了6年多。
    案例3:2008年6月3日,山西朔州市平鲁区,欧曼大货车在超车过程中与相向行驶的依维柯正面相撞,造成依维柯客车上22人死亡、2人受伤。我中心组织专家赴现场调查车辆安全,发现依维柯固定座椅在碰撞中失效是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案例4:2008年8月12日,新疆克州阿合奇县,驾驶车牌为新P02215的宇通牌大型普通客车失控向右侧翻,致使客车顶部与公路右侧山体碰撞并向前拖移,造成25死亡。事后调查发现,车顶强度不足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可以看出,中国的产品安全并不十分乐观,我们不得不审视产品监管的状况:我国的产品监管是不是十分有效?制度是不是合理?这就是今天的主题——产品召回。我想讲下产品召回制度的意义。我尝试探究产品质量、产品安全、产品召回之间的关系问题。
    《产品质量法》第26条规定,产品的质量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符合该标准;第二,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但是对产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作出说明的除外;第三,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西方国家强调产品质量的适用性,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ISO/DIS9000:2000标准将“产品质量”定义为:产品以其固有特性满足顾客或其他方面的能力。西方政府强调对质量安全监管,主要手段就是产品召回。产品召回制度,是指产品生产商、进口商对于其生产、销售或进口的产品危及消费者人身安全的,依法向职能部门报告,及时通知消费者,将该产品从市场上收回,并免费对其修理、更换或退货的制度。产品召回管理是一种后市场监管,是对前市场监管制度的重要补充,是产品安全监管的一种有效手段。
    这里介绍国际常见的几种产品安全监管方式。一是主动式行政监管:产品抽样→实验→合规性判断→行政措施,如认证、国抽、生产许可证、进出口产品法检。二是反应式行政监管:消费者投诉、媒体、事故报告等→调查、检测、评估→行政措施,如召回。三是基于风险的行政监管:产品伤害监测系统等→确定风险等级→抽样实验→合规性判断→行政措施,如烟火火灾、CO中毒等监管。四是基于企业的行政监管:产品从生产到消费者手中实行全过程管理,如食品HACCP及系统评估。
    我国现有的产品安全监管方式还基本以主动式监管为主,即产品在投放市场前, 由监管部门采取强制性合规措施,监管部门通过发放生产许可证和强制认证, 控制生产企业的市场准入条件,防止没有能力生产安全产品的企业进入市场;对市场上的产品进行监督抽查, 以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安全意识。这种监管方式在一定历史时期发挥了其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产品种类的不断增多,这种主动式的监管方式已经不能有效地应对各类突发的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在这种背景下,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产品召回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于召回制度的必要性,主要有这些:有利于维护公共安全与公众利益;有利于完善政府公共行政职能;有利于保障消费者权益;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企业发展;有利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有利于增强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有利于维护国家经济利益。
    关于国外产品召回制度。美国有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食品安全与监管局(FSIS)、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环保署(EPA)、海防警卫队(US Coast Guard)等机构,法律则有《国家交通与机动车安全法》、《消费者产品安全法》、《儿童安全保护法》、《食品、药品及化妆品法》、《联邦危险品法》、《有毒物质防护包装法》、《易燃纤维品法》、《冰箱安全法》等。欧盟委员会有《通用产品安全指令》、《缺陷产品责任指令》、《新途径指令》、《消费者保护与信息政策》、欧盟非食品快速预警系统(RAPEX)等。这里我重点讲讲美国的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它通过国家电子监督平台来收集医院的重病人或网络消费者的投诉等消费者信息,进行危害评估,然后经过应急处理和经济分析来回应消费者,达到降低危害的目的。
    关于我国产品召回制度现状。为保证《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的实施,国家质检总局在机构设立、信息系统建设、配套办法制定、技术支持系统建立、法规宣传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2004年,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发布以来,截止到2009年12月30日,共实施汽车召回211次,涉及253个车型,累计召回车辆3,206,589辆,其中29.1%的召回是在国家质检总局的调查下引发的。2009年,共计实施汽车召回56次,召回车辆总数达136.1万辆。其中,共计28次国产汽车召回,召回车辆数128万辆;共计28次进口汽车召回,召回车辆数8.1万辆。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缺陷调查引发“主动”召回车辆数量达32.89万辆,占召回车辆总数的24.17%。通过统计变化来看,这是逐年递增的。
    关于汽车召回管理文件体系层级,有三个层次:一级是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二级是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配套管理规定,三级是内部管理文件和管理程序。该体系初步搭建了五个信息平台,每年收集投诉上万起,通过专家答疑回复车主问题5000余例。通过建立技术支持系统,开展汽车缺陷调查与召回效果评估,这项调查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制造商的主动召回。从召回效果来看,大部分企业均按时完成召回计划,召回率均达到75%以上,消费者满意度为94%以上,达到了预期目标。
    我中心还对汽车召回费用进行了统计,并开展了经济性评估。目前已统计了43个制造商的132次召回行动,为我国消费者挽回直接经济损失合计为约21.2亿元。来看几个案例。一个是关于上海大众的。上海大众于2004年10月成立产品安全委员会和常设机构产品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产品安全及召回的日常管理。这个机构借鉴、引进德国大众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经验,完善内部各体系与流程,先后投资3000万元建立了台车碰撞试验室,并花11亿元建成专用轿车试验场。此外,还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与信息收集通道,投资2000万元建立维修站间与上海大众的联网售后服务IT系统,保证了产品安全事务的管理和召回的有效实施。再来看广州本田的召回。自实施汽车召回制度以来,广州本田进行了6次召回活动,召回车辆61万辆,召回直接成本4亿元,召回费用50%由广州本田供应商提供。还有就是一汽奥迪的召回。自2007年8月份以来,中心信息系统陆续收到40余起关于奥迪轿车发生自燃事故的报告,这是奥迪轿车因点火线圈缺陷引发车辆自燃的事故,涉及车型包括奥迪A4、A6、A8,还有一些进口车辆。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概仅范围内使用,并主明“来源:武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63520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