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何以跨越式发展?
发布时间:2012-10-09     字号: [小] [中] [大]

——二谈“质量与改革”

    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质量发展如何评价?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不同的评价会带来不同的判断,并进而导致不同的决策。
    有的人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质量不如计划经济时代,其理由是现在企业的质量管理没有像上世纪70年代那样,政府一有号召,各企业就可以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而现在的企业都唯利是图,根本不顾企业的质量,只想着赚钱,因而,不断的感叹“今不如昔”。
    这种判断正确吗?我们还是回到常识,如果现在的企业普遍不重视质量,而只重视所谓的“数量”,那我想问一句:这些真正在市场一线的企业家们,是不是都不了解怎样赚钱,这样一个基本的道理呢?实际上,只要你是一个做经营的人,哪怕你是在街头摆摊,都会明白在这么一个充分竞争的产品大量过剩的市场上,你要想卖出更多的数量,那一定是在同样的价格条件下,你所卖的产品有更好的质量;或者说,即使你卖的产品质量和别人一样,你只有给出更低的价格,才会卖出更多的数量。这就是质量与数量的关系,在产品过剩的竞争条件下,质量的好坏决定了销量的大小,也就是质量决定数量。其实,这就是每一个市场经营者都明白的基本道理,市场也正是这样运行的。那种认为一个根本不从事经营的政府官员,比在一线实际从事经营的企业家,更关心质量的判断,根本就是本末倒置,违背常识,而且也得不到市场经济的真实检验。因而,以上认为企业只关心数量和赚钱,而不关心质量的判断,完全是错误的。至于说,极少数企业利用“假冒伪劣”赚钱,那绝对不代表中国市场经济和质量的主流。实际上,如果一个市场都是“假冒伪劣”,那么这个市场早就消失了。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可以得出更加清晰的结论。什么叫质量好?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你卖的东西多,就是质量好。有人总说,我们中国产品都是靠价格低才卖出去的,但要知道,所有国家的消费者都愿意买更低价格的产品,没有哪个人神经到在同样的质量条件下,愿意花更多的钱去买一件产品。即使是所谓的LV、Prada、Gucci这样顶级的国际名牌,在同样的类似质量水平下,价格更低的当然会卖得更好。因而,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那一定是因为在同样的低价条件下,我们的产品质量更好。而且要注意,中国出口前三位的国家和地区,就是欧盟、美国和日本,而绝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些所谓的落后国家和地区。一个国家的产品有那么多人要购买,而且还是那些发达国家和地区要购买,你却说它的质量很差,这在逻辑上就是错误的。还要特别指出的是,世界上有很多的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在内,都希望能生产我们很多人看不上的所谓的低档产品,如服装、鞋帽等,要不然也不会有美国的“再工业化”。请注意,美国的“再工业化”,绝对不是我们想象的所谓高端化,而是将在中国生产的家具、服装等这些产品重新移回国内,因为,现在中国的成本在上升,加上物流、劳动生产率等因素,将这些产品迁回美国开始变得有利可图。因而,中国生产低附加值的产品,绝对不等于说,中国在生产低质量的产品。在同样的低附加值产品中,你只有质量更好,才能卖得更多。人类的消费永远是多元的,永远会有人去喜欢低附加值的服装和鞋帽。恰恰相反,中国正是靠生产这些低附加值产品的比较优势,才取得了今天工业制造业产值世界第一、出口世界第一、GDP世界第二的骄人成绩。当然,中国也需要生产更高附加值的产品,但这绝对不意味着,中国就不应该生产低附加值的产品。因为,质量的高低跟产品的档次没有关系,一个上万元人民币的LV包,相对于它的价格而言,可能质量并不好;而一个几百元人民币的包,相对于它的价格而言,可能质量更好。不要离开价格谈质量,任何质量都是用不同的价格来评价的。至于说,中国的食品安全质量出了一些问题,从所可以衡量的货币值来说,绝对是小概率事件,根本无法否认更大数量的中国产品,是因为质量好,才走向世界这一基本事实。
    结论很简单、也很清楚: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的质量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接下来,我们需要讨论的,是什么因素促进了中国质量的跨越式发展?
    有些人为什么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呢?原因在于,他们只是从管理的角度看质量,甚至只是从政府怎么教导企业搞质量管理的角度看质量。实际上,质量管理只是企业的一种行为,而决定这一行为的根本因素是体制。计划经济体制下,质量管理是政府从外部决定企业的行为,企业实际上是被动的质量管理行为的实施者;市场经济体制下,质量管理是企业基于竞争的需要,内生于企业内部的自觉行为,政府是市场竞争秩序的维护者和质量安全的市场监管者。因而,经济体制决定了质量管理行为。正是因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才使得中国企业不得不通过与国外合资、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装备和工艺,来支撑产品质量的提高;也是因为走向国际竞争的需要,才驱使企业采用国际标准、通过国际认证,改变自己的质量管理;还是因为生存和赶超的需要,中国企业才不断地引入国际上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方法。市场经济的建立,使企业质量管理从政府外部决定的行为,变为企业内部自愿的行为。
    这一切的改变,都源自于中国过去30年所进行的一场波澜壮阔的改革,那就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正是因为基于市场经济的改革,才促使了中国质量的跨越式发展。
    改革改变了中国质量的落后状态,也只有坚持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质量目前的困难和问题。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63047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