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可以“万众创新”?
发布时间:2016-05-03     字号: [小] [中] [大]

    时下,中国经济已经进入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的关键期,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重要发展战略,并认为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一时间,“创新、创业”观念深入人心,然而,对于很多普通的创业者而言,如何通过有效的创新实现创业,仍是他们当前面临的最大困惑,且亟待解决的难题。
    我们说,一方面,科技创新模式对于大多数普通的创业者来说,近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无论是突破性的科学创新,还是应用型的技术创新,都需要技术、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的强大支撑,而这显然不是一个的普通创业者所能承载和提供的。另一方面,商业模式创新模式,包括新产品开发,以及对现有资源要素的重新配置,这其中需要的资源支撑远比科技创新更多、更加“高大上”,因为它除了外在的资源支撑,还需要创业者自身具备优秀的资源配置能力。比如,像马云、马化腾这样有着独特资源配置能力的人,实际上是非常稀缺的,并非人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创造出第二个“淘宝”和“QQ”。而像他们创造的互联网“奇迹”,也根本不适合作为普通大众创新的普遍追求。
    我们知道,鼓励大众创业并不难,因为很多有梦想的人都怀揣着“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的愿望,但是要真正实现万众创新却并非易事,正如前面所分析的那样。那么,分析到这,我们似乎陷入了一个悖论:大众创业不难,实现万众创新却很难。难道要将两者分开吗?当然不是。实际上,创业与创新是密不可分的,在今天这样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如果不创新,创业也就毫无意义。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适合普通创业者生存和发展的路径到底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创业与创新的关系呢?
    为回答这个问题,最近我和许伟博士写了一篇论文《质量创新:“十三五”发展质量提高的重要基础》,该论文原发表于《宏观质量研究》,并被我国最好的学术类文摘期刊《新华文摘》2016年第8期,以6个整版的篇幅进行全文转载。
    到底是什么使这篇论文引起《新华文摘》如此高度的重视呢?那就是正如该论文标题中所提到的“质量创新”。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对大众创业给出了很重要的启示,即每一个人,即便没有傲人的学识和过硬的技术为基础,只要你创业就可以创新,而这个创新,就是我们人人都能够做到的“质量创新”。当然,这篇论文研究的是一个纯学术问题,对于部分读者来说可能有些深奥。但是,任何高大上的论文都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都是为了给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篇论文正是通过对质量创新的内涵与实现路径的研究分析,对普通大众如何实现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那么,这个研究结论可行吗?让每一个创业者都实现创新真的可行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质量创新的内涵。因为只有了解什么是质量创新,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进而判断出什么样的质量创新才能助推创业者成功。
    质量创新,实际上就是通过技术、管理和文化等多种方法,实现固有特性持续不断地改进和提高,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和使用方的需求,并最终实现更高的效益。其主要内涵有三:
    内涵之一,质量创新是满足多层次和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说得再通俗一点,任何收入的差异性、消费者偏好的多样化,乃至质量信息传递的多元性,都会导致人们对质量的需求出现多层次性。既然质量是满足消费者多层次和多样化的需求,那也就意味着任何一个普通的创业者,即便是一个刚从农村到城市的农民工,仅通过提供诸如擦皮鞋之类的便民服务,也同样可以实现质量创新。因为,每双鞋的种类不同,消费者所需享受的服务程度也不同,农民工如果根据这些需求提供了相应的擦鞋服务,进而通过制定不同的服务套餐来满足不同的消费者,这就是创新。
    内涵之二,质量创新是要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做一个成功的生意人,绝不是人云亦云,而是懂得追求个性化,善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消费者之所以愿意对同一性能的产品支付不一样的价格,原因就在于这件产品满足了他们对不同款式、色彩和型号的需求。当我们抵达任何一座城市,只要亲身体验过当地的民情,“特色小吃”都不会被人们所忽略。因为,这些传承了百年甚至千年的特色小吃,在某种程度上就代表了这座城市的个性,也成为它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标签与名片。对于一个将美食文化几乎进行到极致的民族而言,消费者的挑剔程度可见一斑,能保留传承至今的小吃都是历经人们苛刻的挑选而胜出,味道自然差不了。很多人认为,在这个以保留传统口味而受欢迎的小吃行业没有必要进行创新。但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通过质量创新,将这些传统美味小吃结合个性化服务,不仅不会削弱消费者的喜爱程度,而且还能更好地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就拿武汉热干面来说,虽然都是热干面,但它们的味道却各有千秋,不同的味道受不同消费者的欢迎。而那些以独特味道著称的老字号店铺,门前每天都集聚了众多消费者排长队购买,丝毫没有因为其通过创新质量,提供了“个性化口味”而影响销售量,反而成为各商家傲立市场的“独门秘方”。
    内涵之三,质量创新是满足消费者持续变化的需求。我们说,随着消费者收入、偏好和信息来源的变化,质量需求也呈现出一个动态的且不断变化的过程。说得通俗一点就是,需求永远在,关键就看你能不能创造需求。实际上,质量需求的本身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不具有唯一性,因为只有这样才有消费者需求的升级。我们暂且不说那些“高大上”的电子产品,就看一看很多女性每天都要面对的发型。发型对于很多女性来说,不仅是装饰、门脸和品味,更是她们心情的体现。心情好时梳一个发型,心情不好时可能换成了另外一个发型,更不用说在不同场合,女人们为搭配不同款式的衣服而梳着不同的发型。就是这样一个小的行业领域,却蕴含着日新月异的消费需求,如果从业者能根据女性的这些需求,进行适时的质量创新,更好地做好理发服务,谁说不是一种新的创造?谁说不会形成新一轮的创业潮呢?

 

    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质量创新的内涵,但是我们说,“是什么”并非最终目的,“如何实现”才是我们追求的关键。那么,作为普通创业者而言,应该如何实现质量创新呢?对于这一问题,该论文给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启示:
    启示之一,要为消费者带来新的产品体验。以乔布斯为代表的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家,通过追求良好的工业设计和外观使用设计,追求将产品的细节、工艺和美感做到极致,进而为消费者带来超乎预期的产品体验,引发了一场互联网产品体验的“创新革命”。
    产品体验说起来很难,其实只要创业者用心观察,并真正站在消费者角度去思考,就可以发现它其实是非常容易做到的。就拿我们前面所提到的特色小吃案例来说,有些城市小吃店门前之所以常年“人潮汹涌”,就是因为商家在最短的时间内满足了消费者不同层面的需求。试想一下,即使那些人们慕名而来的游人,如果为吃到一碗正宗的云南米线、北京烤鸭,而需要苦守几个小时,那他们还有可能继续保持对小吃的渴望程度吗?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从业者能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将产品送达消费者手上,就是对产品体验的创新和改进。
    启示之二,要善于利用“羊毛出在猪身上”的模式,为消费者提供增值服务。从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产品的服务化已经成为一种时下的明显趋势,尤其是通过产品与服务的结合,更是让消费者获得越来越好的质量体验。
    近年来,湘式辣条“一辣出名”,无论是在本省,还是在国内,甚至远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超市都能看到“辣条”的身影,更是很多80后和90后海外游子心心念念的经典零食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产值上百亿元的“辣条”,而其中主要产自湖南。看似小小的一包辣条,主要原料就是豆油皮和辣椒,却撬动了一个如此大的产业,其独特的风味当然是主要原因,然而它提供的真空包装,易于打开,便于购买,甚至在很多城市还提供送货上门的销售服务,不得不说为消费者带来了一种快乐的消费体验。
    启示之三,要善于应用并提供可信的质量信号。如果有些创业者认为以上两点不容易做到,那么你至少可以做到质量创新的另外一点,即提供可信的质量信号。作为生意人而言,最难得不是没钱赚,而是消费者不信任你,我们常说任何生意都是“熬”出来的,所谓“剩”者为王,其实就是这个道理。这其中“熬”的就是消费者的信任度。
    做生意靠“守”,需要细水长流,只有尽可能长期保持产品的良好品质,才能不断积累顾客的良好口碑。“攒口碑”实际上就是提供质量信用。质量信用真实反映了企业产品的质量状况,以及企业是否较好地满足了用户的需要,它是质量承诺行为的总称。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一些小里弄,如武汉户部巷、成都锦里、南京大排档、长沙火宫殿等,这些地方的生意多少年如一日的火爆,常年都需要提前预定才能消费。他们的口碑绝非一日之功,而是一点一滴,通过水滴石穿韧劲所积累的良好口碑。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到一个非常关键的发展期,过去靠需求拉动,投什么赚什么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我们必须走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模式。我们的研究也一再证明,创新可以驱动中国经济发展,并且它不是高不可攀,而是每一个创业者都能通过努力而做到的。实际上,创新能力提升,必然带来创业者供给能力的升级,催生新的消费需求,进而实现创业者最初的创业目标。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63040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