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2014年中国质量观测发展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发布时间:2015-08-26     字号: [小] [中] [大]

    我院程虹教授和李艳红博士著的《2014年中国质量观测发展报告——质量:新常态下的新动力》,日前由国内权威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2014年,我院在经济新常态下,面对我国经济增长从“速度时代”向“质量时代”转变的新形势,连续三年组织武汉大学的大学生深入全国各地开展了大规模质量观测调查。
    据悉,这一调查通过消费者对质量安全、质量满意、质量公共服务和公民质量素质四大维度100项指标的统计,定量得出反映我国不同地区、不同行业总体质量水平的质量指数,即“珞珈质量指数”。
    2014年, 的师生与近300名大学生调研员一起,顶着高温、冒着酷暑,肩负着建设中国质量的使命,深入质量的第一线,向质量最直接的感受者——消费者进行调查。调研员的足迹遍布全国31个省份,100多个地区。同时,我院依据质量竞争力模型对包括中国、美国、德国、瑞士、瑞典、日本、新加坡等15个国家以及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水平,进行了实际测评。
    该书共分五个篇章,第一篇章总论全面阐述了质量观测调查分析得出的总体结论,即质量是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动力;第二篇章从统计方法、区域和样本抽样的方法和样本总量及构成三方面介绍了2014年质量观测统计方法与调查的改进;第三篇章从全国总体质量指数的统计结果、总体质量指数区域排名、四大维度的统计结果和关键指标的统计结果,分析了年度质量总体指数与关键指标统计结果。第四篇章详细介绍了质量安全、质量满意、质量公共服务和公民质量素质四大维度的统计分析。第五篇章分析了我国质量发展的趋势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详细情况,请点击网站“研究专著”栏目查询://m.geronasart.com/info/1120/12032.htm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概仅范围内使用,并主明“来源:武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63063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