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2015广东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专项调查第二阶段大规模调查全面启动
——16支调研团队、103名调研员即将分赴广东省11个城市开展企业调查
发布时间:2015-07-13     字号: [小] [中] [大]

    (通讯员 王平田)7月11日至12日,2015年广东省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企业调查队伍培训会在广州举行,全面拉开了2015广东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专项调查第二阶段的大规模调查的序幕。来自武汉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的103名调研师生参加了培训。
    据悉,2015广东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专项调查系武汉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联合开展的旨在服务于政府科学决策、企业改进管理和提升产品质量的大型企业调查,内容涉及企业生产、销售、技术创新与企业转型、质量竞争力和人力资源等情况,是国内目前面向企业开展的规模最大、调查范围最深的一次实地调查,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去年,项目组成员先后赴顺德、深圳和扬州开展了该项目的预调研,形成了可操作的调查方法和路径;2015年6月完成了该项目的第一阶段调查,集中广州和潮州这两个样本地区的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进一步获得确定了进入企业开展调查的方法和技术路线。本次调查是在此前基础上开展的第二阶段大规模调查,来自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03名教授专家和硕博士研究生,将组成16支调研队伍在未来的两周内,在广东11个城市17个样本区域的430家企业开展问卷调查,同时每家企业完成6-10份员工的问卷调查。
    7月11日下午培训会正式开幕。首先,培训会由本次调查的总指挥、 院长程虹教授针对员工抽样规则、问卷填写和回收技巧、企业沟通等调查技术和方法要点进行了全面分析和部署,并通过实例生动讲解了调查的实际操作方法。他强调调查过程中要注重质量控制和过程控制,做到分工明晰、日清日结,充分运用前期调研的经验和基础,引入奖励和退出机制加强调查效果测评。他指出,一线调研员在调查过程中要保持良好心态,做到“得之不喜,失之不忧”、把握好调查的节奏,在调查工作中学会自信和感恩;要秉持“努力到无能为力,奋斗到感动自己”的信念,积极克服调查中的困难,在保护好自我的人身安全的同时,保质保量完成调查工作。
    培训会对调查问卷内容、抽样方法与过程、抽样软件操作、问卷检查方法等内容进行了解读。中国社科院的屈小博教授和李雅楠博士,则具体讲解了员工调查问卷的内容,以及调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部分细节问题。本次调查的副总指挥、 李丹丹博士具体安排了本次调查的人员分工与职责、组织管理流程、财务注意事项和人身安全等。据悉,本次调查将实行“广州总部”-“样本城市调查组”管理层次,各调查小组每日须召开工作讨论会并填报工作报表,及时汇报工作进度。
    会上,此前于今年5月参加了广州、潮州企业调查的钱学超、杨芷晴、余凡博士,王晓璐硕士研究生和陈昕洲博士研究生,还就企业联络人的重要性、问卷发放的操作方法、联系企业的有效方法、调查时机的选取和调研员信心等方面,与大家分享了调查经验。
    会议最后,16支调研队伍组长代表各组庄严宣誓,纷纷立下“调查军令状”,明确表示将严格按照培训会议的精神,力争保质保量地超额完成调研任务。会后,他们将带着培训会满满的收获和自信,奔赴抽样地区正式开始为期两周的企业调研。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概仅范围内使用,并主明“来源:武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63303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