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报刊文摘》调研发现:“僵尸企业”多因自己瞎折腾
发布时间:2016-09-08     字号: [小] [中] [大]

    编者按:2016年9月5日,《报刊文摘》在第一版发表了我院程虹教授文章《调研发现:“僵尸企业”多因自己瞎折腾》,摘编自《第一财经日报》8月25日“虹观质量”专栏文章《“僵尸企业”是自己瞎折腾的结果》。

 

    《第一财经日报》8月25日刊登学者程虹的文章说,“僵尸企业”之所以存在的原因,很多人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政府的补贴,另一个则是银行的救助。然而,真的这么简单吗?我们经过调研发现,并非所有企业都有能力成为“僵尸企业”。这些企业的当家人必须都必须要有“忽悠”政府和银行的能力。试想一想,如果不是这样,哪个政府或银行会被一个效益极差的企业牵着鼻子走呢?
    根据我们的测算,“僵尸企业”平均享受到的政府补贴,是其他企业的3.57倍,其中,政府补贴既包括技术创新补贴,也包括税收返还。享受了政策红利和资金偏爱的这些企业,它们又是以怎样的效益来回报社会的呢?研究发现,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非僵尸企业”的人均研发支出是“僵尸企业”的2.52倍。
    从这个层面上说,“僵尸企业”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企业家们自己折腾的结果。他们将精力放在如何争取外部资源上,而没有考虑如何从内生能力上来增强自身实力。随着我国消费结构的升级,那些缺乏质量竞争力的企业,必然会逐渐丧失其市场份额,进而出现经营亏损,逐渐演化为“僵尸企业”。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概仅范围内使用,并主明“来源:武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63122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