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程虹院长在恩施州扶贫工作大会做专题报告
发布时间:2014-04-28     字号: [小] [中] [大]

    (通讯员 宋时磊)4月23日下午,恩施州扶贫工作会议恩施富源国宾酒店召开,我院院长程虹教授做专题报告。恩施州州委、州政府、州人大、政协主要领导,各县市党委书记、政府扶贫工作分管领导、县市扶贫办主任,州直副县级以上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全州88个乡镇党委书记等5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恩施州常务副州长董永祥主持。
    常务副州长董永祥宣读部署精准扶贫工作,发布《恩施州瞄准特殊困难对象实施精准扶贫实施方案(试行)》。之后,程虹院长做题为《恩施州扶贫质量与脱贫发展研究》的研究报告。程虹认为国内外的经验均表明山区并不一定是贫困地区,山区同样具有内在发展的潜力,国外山区发展的一般性经验是:充分发挥民间的活力,大规模的政府补贴性公共服务,家庭农场和中小企业发达。在对恩施州扶贫工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进行分析的同时,我们认为恩施州政府主导下的边际产出效应在下降,产业扶贫未达应有的实施效果,农村发展的基础仍然薄弱,贫困人口的内生发展动力没有建立,贫困人口的脱贫发展的自信心不足等。在当前经济发展环境下,生态产品价格长期上升并形成竞争优势,工业产品价格明显下降,通过对恩施林业生态、水资源经济价值、碳汇资源经济价值、空气质量蕴藏的经济价值、各类矿产资源价值的估算,测算恩施州生态资源顺利实现价值转化,到2020年可实现恩施州农民人均纯收入及贫困人口纯收入的倍增目标。恩施州生态资源市场化的路径是发展农户参与的乡村旅游开发,发展家庭农场为主要形式的生态种植业,发展以农户与企业合作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程虹通过对恩施州苏马荡、坝漆产业、高山蔬菜、龙凤镇、戽口村、电子商务、邓丽等以市场实现生态资源价值转化较为成功的典型案例分析考察,发现生态资源价值转化的一般性规律是建立基于本地资源禀赋的生态产业,本地民间市场主体与外部主体的相互激发,政府还应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为此,恩施州应以生态资源为依托,以市场化为手段,构建综合性的政策支撑体系,全力打造“全国综合扶贫改革的新型试验区”、“全国生态市场化扶贫的典型示范区”、“武陵山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的先行区”。为此,提出三个方面、十个类别的具体的政策建议,并建议恩施州向湖北省或者国家申请生态产业、金融、财政、税收、土地、交通投资、教育等方面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支持恩施州市场化的脱贫发展。程虹在会上还提出了一套以市场驱动型脱贫改革的试点方案。
    恩施州州长杨天然对程虹院长的报告做了高度评价,他认为该报告不仅会推进恩施州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还会推进区域的经济发展。报告让恩施州干部认识到没有地区的贫困,只有制度的贫困、思路的贫困;市场的力量是无限的,政府的力量是有限的;恩施具备生态资源的优势,应该享受工业化带来的便利;资本的原始积累很重要,恩施应重视资源的资本化。恩施州州委书记王海涛指出,程虹院长的演讲充满激情,报告用知识、案例、数据说话,特别是山区不一定等于贫困分析,更新了干部的知识;报告给恩施州发展的自信心,恩施有丰富的生态资源,最重要的是我们应掌握资源生态的定价权,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信息产业会给破解恩施生态资源开发的难题;要结合恩施实际,充分借智借力,走出自己的路子,创出自己的模式,实现绿色发展、转型发展。

合照.jpg

BaiduShurufa_2014-4-27_23-33-58.jpg

州长杨天然.jpg

BaiduShurufa_2014-4-27_23-33-3.jpg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概仅范围内使用,并主明“来源:武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63516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