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旅游局王琳副巡视员:
非常有幸参加了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第101期(西安市第一期)领导干部宏观质量高级研修班,通过五天的学习,使我们获益匪浅,尽管来学习的各位领导在从政的生涯中或多或少从事过质量管理或质量监管工作,但像今天这样集中进行较全面、较系统地学习质量这个名词,和从质量内涵进行理解分析,与我们而言是第一次或是比较少有的,实感愧疚。
学习期间,祝捷教授、廖丽研究员、吴天明教授、罗连发研究员、程虹院长、杜丽副教授等老师,以各自不同的视角,通过宏观的和微观的层面,从质量模型设计到历史文化质量渊源追溯,贴近中国经济社会质量管理现状,以严谨的态度、翔实的数据、真实的案例和中外社会的对比,客观地分析了当前中国社会质量问题的文化成因、制度设计缺陷;指明了企业、政府、消费者三者之间在质量管理中的关系和三者各自应该承担的责任,修正了以往政府在质量管理中应该承担无限责任的观点。对此,我们非常认同。同时,又从多维度和单一维度采样方法的教学比较,来说明完善质量报告的意义,启迪我们改变以往政府习惯于单一维度的质量数据采样方法,积极运用多维度的采样方法和采用科学的质量数学统计模型,使民主、科学的思想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得以体现,从而保证我们各级政府的质量报告更趋合理性和科学性,对社会质量管理更具有实践意义。
有限的教学时间安排中,既有纯数学质量统计模型教学也有历史人文的教育,教学内容紧凑而合理,使我们不仅学习了方法,也开阔了视野;既强调了专业技能的提升和运用,也提醒我们在质量管理的制度设计中,一定不能脱离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现状和中国的历史文化基础;强调了加强对消费者质量素质提升这块中国质量管理中短板的重要意义,明确了政府在质量公共培训教育中责任和义务。科学定位了中国质量管理的工作目标,即尊重历史,强化质量文化建设,开阔视野,创新思维,扎实工作,做好基础,努力推动形成企业、政府、消费者共同参与、共同管理和互动的质量工作管理格局,是中国质量发展的唯一选择。尤其是程虹院长,更是从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深刻阐述了“质量是驱动中国经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要素,质量是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的内涵,使所有参学者耳目一新,为之一振,更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的工作是很有意义的,你们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率先在中国开展质量研究,必将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意义。教学中你们以学者的良知,表现出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感,让我们印像深刻,让我们深受感动和钦佩!我们相信这也会深深地影响着来这里学习的所有的人们,也必将影响着来此学习的101期学员所在区域质量工作的改变和提升,随着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品牌影响力的扩大,相信未来也必将对推动中国全社会质量管理工作整体的改变和提升产生权威性的影响,中国质量走向世界、走向卓越,这是历史的必然、是潮流、是国际国内的大势所趋。
同时,我们大家也认为你们的工作极富有挑战性,这是因为你们的年度《中国质量报告》和即将实施的“中国质量2013年各省排位”工作,必将对传统意识和观念产生冲击,对中国社会现有质量观念的突破,在当下畸形的政绩观和浮躁的社会风气下,会对一些人、一些既得利益者造成侵犯,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政府现行体制和执政理念提出改变要求。相信你们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
在这里,我们祝愿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在“自强、弘毅、求是、探索”的校训引领下,在以程虹院长为首的院团队带领下,坚持中国知识分子独立、爱国的优良传统,不畏权贵,开放视野,发扬堂吉诃德式道德之上之精神,在目前“中国物质和资本投入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中国经济发展只能走质量发展的道路”之时,将质量兴国的大旗肩扛到底,在助推中国梦实现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造福中华民族!
没有质量,就不可能有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