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纳什均衡”,吊念约翰﹒纳什
发布时间:2015-05-29     字号: [小] [中] [大]
    5月26日约翰﹒纳什与其妻子因车祸不幸离世,这位伟大的学者,博弈论的奠基人真正的离开了我们。作为《博弈论》的授课者,我想最好的吊念方式就是对他贡献的传播,让世人理解他的贡献。约翰﹒纳什对世界的重要贡献就是提出了“纳什均衡”。从数学的角度,“纳什均衡”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博弈的解。作为一个数学家约翰﹒纳什解决了数学研究两个问题中的一个,就是证明了一类数学问题解的存在性问题。而作为一个经济学家约翰﹒纳什阐释了为什么社会中常常会出现个人理性与社会理性矛盾的根本。“纳什均衡”也成为观察与理解社会重要的工具与方法。
    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到了“新常态”,本质上来讲就是经济发展驱动力发生了改变,或者说中国经济驱动力正在积极探索中。5月18日在佛山市授课后,到本地的家具与陶瓷市场走了一走,在当地质检局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走访了几个企业。走访中发现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家具与陶瓷产品的同质性现象严重,以博弈论的视角来看就是有太多的企业是在搭某个企业产品创新的便车,因此造成了佛山市家具与陶瓷产品的同质化严重。那么,为什么各个企业不愿意花费更多的精力去进行产品创新呢?从本质来说,这种创新几乎是一项不需要政府额外鼓励的活动,因为资本市场上的各种造福神话,都可以激发民间的巨大的创新动力。在理论上,创业创新与资本市场对接之后不会出现动力不足的问题。但是,这种动力却在中国显得那么稀缺。有必要对其背后的原因给出一点分析。
    资本、人才被认为是创新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更具体一点讲是资本积累与科技人才。但是,仅就这一点而言中国相交与其他国家并不表现的差别巨大,尤其在已然进入发达地区的广州、佛山地区,这种差别更是几乎没有。但是,佛山这样发达的地区都没有表现出创新动力的充足。这说明,资本与人才并不是影响创新动力不足的根本原因。其实,有一个非常容易被我们忽视的因素就是创新的周期,或者说是时间。任何创新或大或小,都需要一定的研发周期,时间表现为或长或短,但总归不是一气呵成或一蹴而就的事情。那么要保证创新的持续性,一个稳定持续的制度环境或者生活环境就变得十分重要。我无法猜测中央政府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逻辑。但下面的阐述或许能解释一二。
    对于我国的国企,其领导的任命是有政府主导的,通常的任期为3-5年,那么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在3-5年任期内,是没有动力去完成一个需要超过5年以上时间的创新行为的,那么必然表现的就是急于求成与急功近利。而对于一个有较强实力的民营企业,非常清楚一旦自己的产品推出,就会有一批不会受到惩罚的搭便车者蜂拥而至,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不会选择创新,同样表现的就是短期获利行为。而对于拥有更庞大基础的中小企业,表现的是对经济制度的不确定的担忧,在我走访的过程中,差不多的企业家都选择了移民(这里有广东移民风潮的影响),这一点也印证了中小企业家对我国经济制度的担忧。因此,我认为如何做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当下的中国,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解决创新的时间性问题。也就是,如何创造一个安全透明的制度环境,让企业家愿意长期地生活在这个地方,为创新耗费时间。这需要改善生产环境与生活环境,生产环境就是政府应该把自己透明地呈现给社会,减少权力的神秘性,并依法治理,最大程度地消除制度上出现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让每个企业都有做百年企业的愿望,而非现在短期盈利行为。生活环境就是政府应该更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让企业家愿意长期生活在华夏大地。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63082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