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提质升级面向谁?
发布时间:2015-06-15     字号: [小] [中] [大]
    优化产业结构已经成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路径。而优化产业结构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者在宏观层面上以第二产业为主的经济向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进行转变;二者在中观层面上就是第二产业内部产品质量的提质升级。对于前者,目前几乎成为一种显学,也成为各地政府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而对于后者,近期成为了一个焦点。李克强总理做了《着力推进提质升级发展,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报告,其实质就是要注重制造业产品品质的提质升级。
    这背后的逻辑就是中国已经出现了一批愿意为更高品质与性能的产品买单消费者,也就是一个新兴的中产阶级市场。2014年瑞士信贷银行发布的《2014年全球财富报告》称,目前全世界有10亿人属于中产阶级,这个群体的全部净资产为31万美元,掌握着相当大的经济力量。其中中国的中产阶级人数在全世界所占的比例自2000年以来增加了一倍,约占全世界中产阶级的30%,人数约为3亿人。这一数字有点夸大,是因为评判标准较低造成的。但是如果按一个家庭年收入20万这个标准来看,中国的中产阶级也达到2亿人,未来这个数字将进一步加大。这个群体的愿意花6000元、甚至10000万去买一个电饭煲,用3000块钱去买几把菜刀,或者到日本花2000多元抢购一个智能马桶盖,以及每年大量的海淘与海外代购的主体。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的制造业提质升级应该面向谁?在未来,中国将出现两个市场,一个就是我们既有的物美价廉的市场,那就是基本解决有无的问题,而这个群体表现的就是对价格的极大敏感性,1块钱的价格变动就可能导致这个群体忠诚度的消失。第二个市场就是面向中产阶级的市场,当你为这个群体做产品的时候,你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令这个群体满意。而当制造业面向中产阶级提供产品时,自然中国制造业的提质升级就会到来。那么其结果就是大量高品质的产品涌现,这种局面自然会推动中国经济结构优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及环境生产率,进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改善环境质量。
    确定了面向中国中产阶级的战略定位,那么我们就必须分析这一群体的消费特点与消费行为。目前中国中产阶级的消费主力军是80后与90后,这一群体消费特点就是超前消费以及个性化需求。当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这背后就会改变一个事实,那就是生产者与消费者定价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产品的价格将会与产品的成本存在部分的脱钩,也就导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要重新定位。这样的消费行为已经对价格变得不敏感了,而对于企业的挑战就是你如何满足这种定制化的需求,也就是从以往的大制造走规模经济向小制造走精准服务的转变。这就要求在今后5年时间,中国的企业必须面向中产阶级的需求重新定位,提质升级也必须面向这个群体进行战略再造,也就是质量创新。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63508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