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已经进入尾声,每年到这个节点,都会有各种媒体对国内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盘点和排序。不久前,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就联合发布了2016年的中国企业500强的排行榜,并对这些企业的各种经营指标进行了分析。他们的数据显示,2016年这些中国企业500强的研发投入比去年增长了7.4%,平均研发强度为1.48%,也比去年提高了0.19%,其中最高的为百度,达到了15.89%,其他我们比较熟知的重视研发投入的企业如华为、阿里巴巴,也分别超过了15%和10%。
无论是15%,抑或是10%,相对于仅为1.48%的平均水平确实相较起来已经是非常高了,即使考虑到这个榜单并没有剔除那些在行业特质上就会在研发投入上相对较低的样本,这种研发强度也是相对高的。不过,如果我们看看那些我们曾经认为在技术创新上陷于失败的企业,就会发现其实这种投入并不算异常突出。
曾经风靡了十几年的NOKIA手机,最后落得是将其手机品牌售于微软而告终,是NOKIA的创新投入不够吗?恐怕从数据上我们不能下如此定论。因为,从2003年一直到2013年,NOKIA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也就是我们此处定义的研发强度,一直在10%以上,2003年为13%,其间有所波动,上下不超过3个百分点,2013年则超过了16%。这是一个超过我们的500强企业中最高研发强度的技术创新投入水平。
当然,我们由此也发现企业的研发强度与企业的经营绩效之间可能并不存在稳定的正向关系,至少这种因果关系不会在每一个单独样本企业中成立。但是,如果我们抛开NOKIA在手机事业上的失败,不管是看这一企业百年来的发展历程,还是看他现在的产品和经营状况,企业的技术创新在其中毫无疑义的是至关重要的。当我们看到NOKIA手机品牌在市场上再也难觅踪影的时候,我们以为这个企业也消亡了,但事实并非如此。2015年,NOKIA的净销售收入达到了125亿欧元,经营利润超过17亿欧元,在全球的雇员超过55000人,研发投入21亿欧元。根据我们前面定义的研发强度,这是一个超过了17%的投入水平。由此,你可能不会再感觉奇怪,为什么Nokia现在销售的是可以实时给出心电图的体重秤,是可以直接拍出3D虚拟现实效果的摄像图,都是贴近技术前沿并为消费潮流所认可的产品,同样价格也不菲,前者一个接近200美元,而后者更是高达32万人民币的售价。
这样,以Nokia的例子来看,中国企业500强中百度的研发投入看起来也就不是那么异常出众了,而那些在平均线以下的500强企业的研发投入就更为局促了。
研发投入强度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当然这其中有行业差异性。从FORTUNE全球500强的数据来看,大众汽车公司所处的汽车制造这样的传统行业,研发强度可以达到5%-6%。罗氏制药和Intel这样的尖端科技行业可能达到19%-20%。PWC从2005年以来对全球创新1000强企业的研发强度分析表明,10年当中这些企业研发强度的平均值为3.7%。虽然目前我们不能根据随机的大样本数据给出一个较为精确的指标,3%-5%的研发强度可能是一个基础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