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莉:基于人本理论的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2-06-29     字号: [小] [中] [大]

摘  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行政执法是国家赋予行政机关的神圣职责,是对国家和社会行政事务进行行政管理的最主要手段,行政执法必须体现以人为本、执法为民,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注重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注重维护和尊重当事人的人格尊严。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是质监部门的一支锋利之箭,在打假治劣、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证质量安全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在推进质监事业平稳较快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领域在不断拓宽,执法权限在不断扩大,执法形式在不断变化,伴随着行政执法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复杂问题,尤其是新形势下,各级政府都在大力倡导“依法治国”,“服务性政府”,“人本执法、文明执法、阳光执法、和谐执法”,“法与情兼顾,事理、法理和情理的有机统一”及招商引资过程中创建的“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招商政策,使得“执法难、执法险、执法软”已成为执法工作中的难言之痛,行政执法过程遇到的各种问题是层出不穷。
    本文研究立足于执法实践,把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以人本理论为理论支撑,采用文献分析法、调研法、科学抽象法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研究办法,分析了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目前现状,并提出了树立“以人为本”的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新模式。第一部分阐述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进展,文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拟突破的难题;第二部分对人本理论、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及行政执法的参与者进行概述。第三部分从体制方面、法制方面、能力方面、观念方面四大方面分析了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第四部分从人本的法治观念、人本的立法精神、人本的执法理念、人本的管理理念四大方面提出树立“以人为本”的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新模式。第五部分通过案例研究,提出该案例存在的问题,同时运用“以人为本”的行政执法新模式提出改进建议。第六部分是结论与展望,对本文所做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并指出存在的的不足和改进之处,提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人本理论  质量技术监督  行政执法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概仅范围内使用,并主明“来源:武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63054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