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还是”这样过
发布时间:2015-03-09     字号: [小] [中] [大]
    去年春节过后的第一篇专家视点就是“春节这样过”,今年春节过后有很多想写的东西,反复斟酌之后,感觉到还是写“春节这样过”的主题最为合适,只不过题目上要加一个“还是”的时间描述。
    质量院实际上没有什么新的东西,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每天不一样的创新,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把该做的事情坚持下去,把每一个细节做到完美,把每一项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这就是质量院人所理解的创新,也就是360的老总周鸿祎所说的微创新。所谓“微创新”,就是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而这恰恰是最大的创新。因为,大部分人都会厌倦日复一日的生活和工作行为,就是在这样的厌倦中导致所做的事质量开始下降,只要你能够把这些别人开始厌倦的事情始终坚持做好,那你就创造了平凡事业中的不平凡。
    从更哲学的意义来分析,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的方法,才是颠覆性创新的真正基础和来源。哈耶克所提出的演进理论,就是讲的任何创新都是试错的结果,都是无数的个人在平凡的生活中反复去干的结果,创新最重要的规律就是“干中学”和“学中干”。如果不是坚持在干的事情中,不断去思考和总结,并在这一基础上又去循环地干,那怎么会有所谓高大上的创新呢?
    因而,“还是”这两个字,实际上就是创新的时间描述,就是对创新规律的通俗性表达,只有认真地去做每一个“还是”的事情,认真地去过每一个“还是”的时间,才会有真正的创新收获,才会有一个又一个梦想的实现。
    那么,来看看我们质量院的同事们和同学们,是怎样“还是”的春节这样过:
    质量院按照学校的规定,理论上放假的时间很早,但是全体在读的硕士研究生都是在腊月三十的前几天才离开学校。就是这批刚进校才半年的研究生们,参与了2014年中国质量观测报告的研究和写作,并以此为拉动带动了统计和计量经济学知识的学习。我和罗连发、李艳红两位老师一起,在腊月三十的下午讨论了报告的修改,晚上同学们就收到了修改意见,初一到初六同学们又集中进行了新版本的修改。初八刚报到同学和老师一起,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统计分析,一直到现在还在最后完善和定稿中。我相信,不久将发布的《2014年中国质量发展观测报告》,将让大家分享到同学们“还是这样过春节”的成果。
    实际上,质量院在研究生的培养中一直秉持“成人与成才并重”的教育理念,而且我们更重视“成人”的教育,这也是春节的“还是”,就是“成人”教育的一次成功的实践。
    刘芸博士为了标准秩序的研究,春节期间一直在学校,大年三十的团圆饭是父母专程来到学校和她一起吃的。初一的下午,她将新一版的论文在院里交给我,初二我在院里向她反馈论文修改意见一直到下午6点。所有这些的努力,只是为了坚持当初的一个时间安排,那就是要在开学前将这篇论文定稿。
    李唐老师也是在初一的下午,就在院里完成了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重要的棉花和茶叶的质量数据整理,并在当天晚上和我一起介绍讨论了这些数据的价值与发现,其欣喜之情可以说是羊年第一天最好的收获。陈昕洲、陈川博士都是在临近春节前两天才赶回家中,也是要完成中国政府质量管理制度变迁和质量竞争的论文研究。李丹丹、范寒冰博士更是为了追求优秀的博士论文,在春节期间日以继夜地开展研究和写作。
    罗英、余红伟、李酣更是在春节期间,协同完成《光明日报》对我院质量观测和消费者评价的约稿,果然初七一上班就收到了《光明日报》主编的催稿问候短信。
    杨芷晴、邓悦、高娟等几位老师,在春节期间也是埋首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的课题设计,初九一直讨论到晚上8点。许伟、刘美、余凡和宋时磊几位老师,也是在春节期间一心准备质量院春季学术论坛的论文。张继宏老师更是多喜临门,春节期间除收获论文和基金项目的设计外,更是迎来了孩子的出生。
    我之所以仔细罗列这些老师们春节期间的科研和工作状况,只是为了证明我们院的“春节还是这样过”:还是这样沉醉于科学研究,还是这样执着于使命的力量,还是这样追求梦想的实现!
    质量院还是坚持干好每一件普通的小事,还是勤奋地去履行自己的责任,正是这些每天都在坚持的“还是”,才成就了质量院的发展。
    因而,我们“还是”会坚持每年的“春节这样过”,我们依然会每一天的“还是”这样努力和勤奋,因为我们知道这是我们唯一的优势!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63034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