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武汉市绿色城市化的思考(二)
发布时间:2015-01-15     字号: [小] [中] [大]
    武汉的绿色城市化离不开“工业中心”这一基本定位,那么为了在“十三五”或者“十四五”基本完成城市的绿色生态发展,近几年的基本路径是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
    比较与分析武汉市几个板块与区划,武汉市绿色生态发展的最大问题集中于青山区,也就是武钢集团所在地。青山区在武汉市13个区中,从固体、液体及气体污染物排放的角度看,全市废弃物排放总量的80%来自于青山区,而武钢集团又占到了其中的90%以上。那么解决武汉市绿色生态发展的最主要问题,首先应该解决好武钢集团的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
    按照钢铁行业的流程来看,武钢集团的业务以长流程为主,即从铁矿石经过炼铁、炼钢及连铸连轧完成生产,其中4000立方米高炉为其生产主体。在这一生产过程中,也伴随着大量的污染物排放。但从目前市场需求及国际价格水平而言,武钢集团的生产效率都处于较低水平。例如,目前武钢集团最近几年平均为武汉市的税收贡献20-25亿元的水平,但是却消耗了武汉市约1/4的能源。从劳动生产率、单位土地产值率及能耗强度都低于武汉市的平均水平。武钢集团曾经作为武汉市的支柱企业,但是在当前的背景下,已经成为影响武汉市整体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问题。因此,在座谈会上我提出是否能让武钢集团“整体搬出”,但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的“整体搬出”并非是让武钢集团迁出武汉市,而是将炼钢的低附加值部分例如炼铁与炼钢环节迁到物流成本更低的沿海地区,而与钢铁行业相关的产品研发、设计创新及其他业务保留在武汉市。由于搬迁腾挪出来的土地依然可以保留给武钢集团使用,而鼓励武钢集团进行产业升级,发挥武钢集团企业自身的市场敏感与灵活性,从而改善青山区整体的环境质量,进而带动武汉市整体的绿色生态发展。
    若整体方案得以实施,届时武汉市的能源需求将减少目前的四分之一,那么这将极大的缓解武汉市能源需求矛盾问题。由于,武钢消耗主要以煤炭为主,将首先改善武汉市的能源结构、使得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地降低。再者,武钢集团每年消耗约1000万吨标煤能源及每年5000万吨铁矿石及其他物料的运输,将减少武汉市因货运量减少带来的污染物减排。从这两个角度来说,在短期武汉市的环境质量将得到极大的提升。而武钢集团整体搬迁出去之后,以武汉市土地平均增加值进行计算,那么将增加武汉市土地平均产出水平,将增加约9.67%。当然,这是一种断崖式的发展模式。也可以采取逐步优化的步骤进行,目前武钢集团有高炉33座,而大部分为1000立方米以下的高炉。从生产效率来说,相对国内已有的技术水平属于落后的状况。因此,可以对武钢集团的过剩产能及相对落户的产能采取逐步搬迁的发展模式,这也可对武汉市绿色生态发展及经济增长质量主体改善有一个较好的预期。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63507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