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质量治理,我们必须关注的领域“生活”
发布时间:2015-09-30     字号: [小] [中] [大]
    多年来,环境质量治理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而大多数的研究主要针对如何控制工业与交通领域的生产活动,例如,强制工业生产部门的脱硫脱硝,污染物排放权的确认,环境标准的提升等等。随便用中国知网,百度文库及google的学术搜索,就可以发现成千上万的研究,基本都围绕着工业领域如何提高能效及环境生产率,从而改善环境质量。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城市居民生活的能源消费与日常行已经成为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以我国一些主要城市为例,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甚至我的家乡宁夏的银川,生活领域的能源消费都占到整个城市的45%以上,而且每年的增长速度都超过城市化本身的速度。其中,北京表现的最为突出,生活领域导致的二氧化硫排放、粉尘排放及生活COD在2014年都已经全面超过工业领域的排放,而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城市居民生活的日常行为的改善,例如更多的使用家用电器,更多的烹饪与更多的洗澡。以及家庭单位的趋于小型化,人均居住面积更大都将导致生活领域的污染物排放快速增长。2015年9月25日,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化学所的所长Johannes Lelieveld领导的研究团队将全球性大气化学模型与人口数据和健康数据相结合,用以估计空气污染物与人过早死亡的关系。预测的结果到2050年全球每年约700万人过早死亡。但是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毒性最大的污染物并非来自人们普遍认为的“工业和交通运输”领域,而在印度与中国的数据证明,大部分的有毒雾霾更多的来源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燃料燃烧,及包括做饭和取暖。虽然这些每个人的活动产生的污染排放很少,但是积少成多的效果确实惊人的。曾经在2013年中国北京有官员称北京的雾霾与老百姓的炒菜有关系,这导致媒体与百姓的口诛笔伐,甚至网络上的调侃。但是,真相是我们日常做饭使用的燃料与煤气灶的问题。根据柴静《穹顶之下》中的调查数据,现在的中国家庭80%依旧在使用传统燃气灶以及环保标准不高的燃气,这导致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油烟以及有害废弃,其中包含二氧化碳和芳烃类排放物再次反应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硫和其他硫化物氮化物的燃烧产物,长期会对呼吸道,心血管与肺部造成损害。
    但是,对于目前我国政府主导的环境质量治理体制机制,针对工业企业及交通运输生产企业出台控制政策与环境政策更为容易,而针对居民生活改善行为的政策缺很难出台,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是可以取得一定效果的。首先,提高煤气灶的能效标准,将煤气灶纳入节能补贴范围,促进家庭煤气灶的更换与升级。其次,提升燃气的环保标准,促使煤气的不断清洁化。最后,要进一步推进居民的环境意识教育或者环境购物卷,针对获得环保标示的产品提供补贴。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63027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