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市场之手”——对行政体制改革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3-05-29     字号: [小] [中] [大]

国务院批复转发国家发改委《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工作重点圈定为: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推进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领域改革,积极推动民生保障、城镇化和统筹城乡相关领域。近日,国家能源局大幅下放了水电、火电、风电、电网、油气管道等能源项目审批权限,符合条件的项目将无需再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核准。除涉及其他地区、需要全购统筹或总量控制的项目以及实行国家安全审查外资项目外,一律下放。这不仅让人担心,是否会造成各省市能源项目审批混乱的局面,造成全国新一轮的产能过剩与环境恶化。根据国际经验来看,充分的利用市场之手,是解决这一困局最佳的途径。

(一)、公平的市场准入制度

以美国页岩气革命为例,美国页岩气“革命”的前提是拥有6300家大大小小的天然气生产商参与的“充分动员型”的市场化模式。真正开启页岩气革命的市那些小企业,而不是埃克森美孚和学佛龙灯大型石油能源企业。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任何形式的资本都可以进入到页岩气生产领域,美国完全依靠市场的供需来调节天然气市场,中小型能源公司为了利益追求,不断地追求科技的创新而降低页岩气生产成本。而在我国的制度层面,国有化问题首当其冲。举国制定页岩气开发计划,各省也几乎将能源开发项目完全偏向于国有大型企业,使得活跃度更高的民间资本很难进入,而美国基本靠私人经济驱动页岩气研发与开采。

(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美国页岩气革命的另一个前提就是先期大量油气管道基础设施的建设。但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在美国,油气管道的使用权和拥有权不是捆绑在一起的,管道使用权是在二级市场交易的,是由市场来决定谁能够使用这些管道。而在中国,能源的输配系统基本是垄断经营。例如,中国的电力市场,自2002年“5号”文件实施以来,实现了厂网分开,发电侧组建了五大发电集团,为实施竞价上网创造了一些竞争主体。但在售电侧,电网公司独买独卖,用户无法自由选择电力企业。在煤炭市场,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煤炭市场通常由产、运、销三个体系综合决定市场煤炭价格,但是由于中国运力能力不足,依然采用计划经济体制运行,神华集团为解决运力问题,投资建设“蒙华”线,但是受到各地政府利益的考虑,规划一改再改,建成后其经济效益将大大降低,不能充分体现市场供需格局。为应对未来的能源市场,有必要对电网、铁路、油气管道等使用权实施市场化改革,建立使用权交易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之手的能力,优化资源配置能力。

(三)、严格地第三方的评价体系

能源项目都存在巨大的生态与环境风险,因此项目前期的调研,环境评审,生态评估都十分重要。页岩气开采过程中,最大的环境风险来自于地下水的污染,平均而言,一口页岩气井需要20万吨水,向页岩中注入的压力液中含有大量化学成分,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美国启用严格的环境、生态评估制度,采用社会第三方组织,对能源项目实施严格的评审,并对第三方组织的信用等级予以评价,如果能源项目实施过程中环境风险超出了环境评价的风险范围,第三方组织也应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这有效地降低了政府集权可能带来的腐败问题。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63257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