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行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显性指标
发布时间:2014-12-15     字号: [小] [中] [大]
    邮政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紧密相关。我国邮政全行业从2008年以来一直处于快速的增长路径中。不管是业务的总量,还是业务收入都呈现两位数的增长。尤其是2010年之后,增长速度更加快到20%以上。不过,推动中国邮政业务增长的主力军是邮政当中的快递业务。从一般的邮政普遍业务来看,普通的信函和汇兑业务下降的趋势非常明显,2013年与2012年相比下降的幅度都超过了10%,而包裹业务和报刊订销业务基本维持在现有水平之上,增长极其有限。所以,推动中国邮政业务快速增加完全依赖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的爆发式增长。2010年之后,快递的业务量增长速度平均下来超过了55%,而业务收入的增长则接近35%。2013年,中国快递全年的业务量已经超过了90亿件,业务收入已经接近1500亿元,在邮政行业收入中的比重超过了55%,真正成为邮政行业中的主流。从    2011年以来,我国快递业务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从0.16%上升到0.25%,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正能量。另外,快递业的增长也可以反映与国外交流和贸易的攀升态势,2013年全年国际和港澳台的快递数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增长了40%和30%以上。
    快递业务的区域发展差异也充分反映了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别。2013年,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快递业务量所占的比重分别是83.2%,9.2%和7.6%。位次与各区域所占GDP比重类似,但总量差距要比后者更为显著。从增长速度来看,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快递业务量的增速要快于东部,未来可以逐渐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巨大差距。不过,从业务收入来看,还是曾先东、中、西部依次递减的趋势,东部地区的优势依旧比较明显。与这种地域差别相关的,从全国范围来看,快递业务量排名前列的是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和北京,收入排名前五位的是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和北京。这一排列顺序也基本与这些地区经济总量的排名比较接近,尤其是上海的快递业务收入排名要比总量排名靠前的多,也反映了这一区域整体经济发达程度是相对较高的。另外,单就这五个地区,就占了全国快递业务总量和收入总量的70%左右。
    过去这些年来,快递业务的迅猛发展离不开民营快递企业的蓬勃兴起。2013年当中,民营快递业务的总量和收入都是国有快递企业的4倍左右,而外资快递业务在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十分微弱。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外资快递企业在快递业务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仅仅只有1%强,但是收入的比重却达到了12%以上,还是体现了非常高的增加值和竞争实力。正是因为民营的快递企业不断地进入这一市场,我国快递行业除了顺丰,EMS和所谓的“四通一达”这样的企业之外,每年还有不少新的企业和资本进入,所以整个行业的品牌集中度相对不高,而且略有下降。例如,美国前四大快递公司占有本国市场份额的95%,而中国前四大快递公司仅占国内市场份额的50%,显然市场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
    快递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仅是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创造了增长值,而且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就业和收入。另一方面,快递业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和其他行业的协调发展。再有,快递业对于我国经济而言,更提供了一个减少全社会交易成本,促进网络经济繁荣的平台。总而言之,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以快递行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增长为中国未来的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新的活力。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6312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