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有不少行业,在价格没有相对提高,甚至是绝对提高的情况下,向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品种、性能更好、也更符合消费者偏好的产品,从而在这些产品获得消费者更高地认可的同时,整个行业也取得了较为健康的成长,不断发展为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家用电器和汽车行业就是两个比较显见的例子。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家电产业在国内已经牢牢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而且引领着消费潮流。如在电视机这一细分市场上,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接近80%,而且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在国际市场上,一些家电品牌也已成为重要的、有竞争力的参与者,有的国内厂商,如TCL,现在50%以上的销售市场放在了海外。国产品牌无论是在低端还是高端电器,无论是在农村、县市、还是在中心城市,都是家用电器消费的主导者。可以这样说,大部分家电产品的价格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在这些年来处于相对下降的轨道当中,而大部分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家电产品的认可程度却是不断上升的,以前那种崇尚国外品牌家电,一台电器比一年收入还要高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家电领域,也出现了一批重要的民族企业。在轿车行业也是如此,很多品牌的同类型汽车,一直以来相对价格没有上升,有的车型绝对价格甚至有所下降。有些民族品牌的汽车,其在细分市场当中甚至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销售份额占比也比较高。这些都是产品质量提升和行业发展绩效之间正向关系的一个写照。
如果说以上两个例子都是狭义产品领域的质量提升与产业发展之间正相关关系的写照,其实中国这些年来,在一些的服务业领域也体现了这样的趋势。以快递行业为例,从2008年到2013年,在国内快递市场上,不管消费者发送的是同城、异地还是国际快递,价格都趋于下降。从国内异地快递来看,如果在2008年,平均每件快递的价格在20多元,而在2013年,平均价格则为12元,差不多下降了50%。5年前,我们要想寄一个国际快递,平均价格要150元左右,而现在的价格仅为100元。同时,与前几年相比,中国国内快递的运送速度在不断的提高,消费者的投诉情况则变化不大。价格下降,速度变快,但受到的投诉比例没有出现上升,这就是快递这一行业提供的服务质量显著提升的重要标志,而伴随着这一服务质量提升的,是整个快递行业从2008年到2013年平均每年30%左右的高速增长,是快递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重要性的不断提升,也正是如此,李克强总理称赞快递行业为国民经济的一批“黑马”。当然,这种例子在服务业行业中并不是特殊个案,还有不少服务业行业,在服务价格和服务质量之间成功的进行了匹配,以此从消费者的更高满意度中取得了行业的持续发展。
不管是具体的产品还是服务,这些行业的“产品”质量提升的同时,与该行业的整体增长和绩效的改进是正相关的。质量提升在推动这些产业增长的同时,也促进了这些产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这些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通过质量竞争带来的产品质量和“宏观”经济的相伴增长,正是中国经济发展迫切急需的微观质量和宏观质量双增长的正确路径,也是中国经济增长提升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