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需要区域创新系统和全球价值链的结合
发布时间:2016-09-14     字号: [小] [中] [大]


    无论是对于中国企业,还是对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区域创新系统和全球价值链都非常重要。全球化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增长和企业经营活动不可分离的背景,企业将不可避免地参与到全球化的分工和价值链体系当中,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再如何专业化,也始终脱离不了空间环境,区域的创新系统有形或无形地会对之产生影响。
    Wiig和Wood(1995)将区域创新系统(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的各个组成部分分解为包括进行创新产品生产和工业的企业群,进行创新人才培育和创新知识传承供给的教育机构,进行创新知识生产和技术生产的研究机构,为创新活动提供金融和政策法规支持的政府机构,以及其他如金融和商业等的为创新活动的服务机构。在Todtling和Kaufmann等人的研究当中,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也无非是这几个主体。综合来看,企业、制度、知识生产基础设施和政策体系是区域创新系统的主要因素,对于该系统中的企业的作用是通过协同效应生发而来的。
    虽然不可回避,但是企业参加现当今的全球价值链体系是一个双刃剑。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中的大多数企业而言,在这种竞争环境中会遇到产品质量、环境保护、劳工和社会标准等多方面的挑战和要求。这些挑战和要求的满足基本上都要依赖于企业的研发和创新。不过,在另一方面,虽然有不少研究认为,如Gereffi (1999)就指出本地的生产厂商有机会进入一个全球生产体系,这会为他们提供一个通过学习过程走向进步的道路,也会从外部的购买者,或者是价值链条的领导企业那里获得新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而言,进入全球价值链会产生锁定效应,这些企业长时期(永远的)与创新和研发,与价值链的高端、与更多的价值创造和获得背离。
    有关发展中国家区域生产体系的实证研究验证了本国的产业和技术政策对于提升本国企业知识运用和进行创新的重要性。那么区域创新系统和全球价值链这两个系统的连接点在哪里呢?Cassiolato et al(2003)就指出,不同的区域创新系统的特征及其动态性就会影响到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方式。全球价值链重视的是高科技产品的重要性,但是忽视了不同产业部门中发生的学习过程。全球价值链重视的是价值链内部的机制,而创新的学习过程和技术升级,则是依赖于更多的交互界面,很多是本地化的。
    这两者之间的结合实际上将不同的空间维度和不同的要素结合在了一起。作为内生增长要素中特别重要的知识和创新,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企业和外部经济/社会主体,以及在全球价值链中进行交换和协同。从内生增长理论来看,学习过程和创新对于企业和区域的增长和竞争力都是非常重要的,相应的,他们也会受到不同维度、不同空间范围内的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区域创新系统中包含着不同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学习效应。这样,通过创新活动,知识学习和干中学的这样一些路径,区域创新体系和全球价值链联结在一起,本地创新、全球需求、价值链升级、产业转型这些企业绩效提升和区域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要素和路径构成了良好的生态系统。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63006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