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黄金水道”,如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德国的莱茵河等等,都在该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例如莱茵河,可以通航的比重占到了其干流长度的差不多70%,而且通过发达的运河网络与易北河、多瑙河等河流一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水运网络。不仅如此,而且利用运输方法的创新,使得这一条水量和长度比长江小的多的河流,通过提高利用率在德国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莱茵河的秀丽景色也吸引着各国游客。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是仅次于长江的世界第四长的河流,从英国殖民时期开始,就是这片土地上南北航运的大动脉,年均货物运输量超过了5亿吨,而且美国国内90%以上的出口谷物的产地都在这条河的两岸,一半以上的谷物出口也是通过密西西比河运输到墨西哥湾的港口再出口到世界各地。围绕着这条河流,像马克·吐温这样的名家也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文学著作。
长江是中国毋庸置疑的黄金水道,不管是从长度上还是河流的货物吞吐量上,长江都要超过以上两条河流,而且据报道,这一增速还保持在两位数以上。整个长江干线上面港口的货物吞吐量超过了16亿吨,已经数倍于密西西比河,更不提莱茵河了。同样,从文明的孕育和文化的发展,长江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命脉。
但是,大国发展的不均衡性也贯穿整个长江流域,还有一些显著的差异。相比莱茵河和密西西比河这两个河流区域比较均衡的经济发展水平,长江流域的经济发达程度从下游至上游依次递减,黄金水道还没有普遍的惠及长江上下各省市的经济增长。同时,在如何利用这条水道上还存在较大的分歧。比如在三峡工程的翻坝运输上,上游的重庆就希望新建船闸或者升船机,而湖北的宜昌则更趋向于在三峡大坝附近修建翻坝运输的工业园。与这种争执相对应的是运输船只在大坝附近的拥堵,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通常的等待时间都在30个小时以上,遇到天气不好的状况时,等候时间可能会更长。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的《2013长江航运发展报告》则显示,2013年通过三峡大坝船闸的平均等待待闸时间,在2013年3月份前后的大致40天中,最高等待过闸时间超过240小时,约合10天左右。此外,长江流域还面对着严重的环境和生态危机。
正是因为长江航运的重要性,当前两位领导人才会在不同场合强调建设“全流域黄金水道”(习近平语)和“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李克强语),也正是因为这条黄金水道作用的发挥还有局限,在未来还面临挑战,总理才会乘船溯江而上,查看长江的通航和沿岸生态,并概叹“可惜”。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看,通过长江水道建设的提质升级促进中国经济的均衡发展早该提上日程,从建设全国统一的大市场角度,建设长江这一“黄金水道”更是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