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就在一些“欧猪国家”仍在等待其他国家救援的时候,德国经济却已经实现了稳健增长,GDP增长率由2009年的-5.0%提升到1.7%。
从欧洲国家经济发展历史来看,德国一直是“欧洲经济的火车头”,其经济增长质量十分卓著,人类发展指数(HDI)位于世界第6,OECD国家的生活质量指数亦是名列前茅。
从驱动经济发展的因素中来看,德国的经济增长质量既不是单纯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也不是完全依赖于高精尖技术,就连德国的大学教育亦称不上十分突出,世界排名前列的大学中鲜有来自德国的高校。到底是什么长期支撑起德国的经济增长质量呢?答案就是一流的产品质量。
几年前,我和课题组成员来到德国柏林调研考察,在与德国经济研究所的负责人交流时探讨了关于德国经济增长原因的问题。他告诉我,德国的经济增长并没有什么惊天大秘密,只是因为“德国制造”在2700个行业中,有1130个行业都是全球第一,这使德国几乎不会受市场有效需求的影响,而德国产品的价格也很少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
长期以来,“学徒制”为德国培养了大批技术过硬的专业人才,并铸就了德国极具具特色的“隐形冠军”,但是我们发现,这些处于冠军地位的行业,很少是高端技术行业,而更多的是来自于传统行业。德国明确规定,拥有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必须在进行了为期两2-3年的职业教育培训之后方可参加社会工作,这种传统的“学徒制”从源头上保证了劳动力的专业技能水平,为“德国制造”成为全世界消费者刚性需求奠定了坚实基础。
德国制造业企业中,小企业占到了99.7%,而德国盛产的“隐形冠军”企业中,有70%左右属于家族企业经过代代传承,拥有了上百年的信誉积累。作为和家族名誉捆绑在一起的企业,更加重视顾客需求和产品质量,因为一旦产品出现问题,毁掉的不只是企业,而是家族数百年的荣誉积淀。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能长此以往的保住他们的冠军地位,也成为默默支撑德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根基。
此外,德国推行的“比较实验”制度,同样也是借鉴国际通行的传统方法。“比较实验”是以消费者为核心,技术检测机构通过消费者的体验来检测产品,判定产品的质量是否合格。而这些以消费者为核心的评价标准往往比政府制定的标准要高,最后被产品质量提供方的企业所广泛应用,进而推动了德国产品质量的持续创新。
我们再来分析另一个与德国相似发达国家——瑞士,看看这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质量状况如何?又是什么支撑他成为全球经济关注的另一个亮点?
瑞士虽然国土不大,人口不多,但是其人均GDP达到8.14万美元,位于全球第三,人类发展指数(HDI)方面亦位于全球第3。与德国一样,瑞士的支柱产业也鲜有所谓“高大上”的高科技产业,而是集中在机械、钟表、化学、冶金、纺织和食品工业等较为传统的产业领域。
我们说,瑞士产品之所以能够长期占据世界市场,并保持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可靠的品质创造了稳定的市场需求和高附加值。以手表为例,瑞士的钟表产品占到了世界同类产品市场份额的65%,这个高市场份额的背后就是瑞士手表业工匠们精益求精的质量精神。瑞士培养一位手表制造工匠,通常要耗费10-15年的时间,这对于当前强调速度和时效的物欲社会来说,是一个非常高昂的培养成本。“工匠精神”的坚持给了瑞士很好的市场回报,即使在当今廉价电子表的巨大冲击之下,坚持走手工制作道路的瑞士手表产业,依然获得全球消费者的广泛青睐,甚至常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德国和瑞士注重产品质量的发展经验证明,世界上没有什么“传统产业”,只有质量落后的产业,即便是最为传统的食品产业,只要质量好、质量安全能得到保障,同样可以得到比那些看似“高大上”却不注重缔造产品质量的现代产业更好的发展。所以,只有坚持传统才能真正驱动质量创新,而只有坚持质量创新,才能提升传统微观产品质量,最终推动宏观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